[实用新型]探杆及全吸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6417.8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4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蓝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17 | 分类号: | E21B47/017;E2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陈蕾;许伟群 |
地址: | 10004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杆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探减震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吸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全吸减震装置的探杆。
背景技术
在煤和石油的探测过程中,钻探设备的探杆由地表向地心钻进。随着探杆钻进端逐渐深入,设置在探杆钻进端的探测仪器陆续将探测数据传输给设置在非钻进端的数据分析仪等精密仪器以实施数据处理。
探杆钻进端的一些零部件为易耗品,需要在工作一定时间后被更换掉,以实现设备维护。探杆的钻进端和非钻进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以确保钻进端的零部件甚至整个钻进端的更换。钻进端在钻进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岩石较大的阻力,震动较为强烈。现有的探杆中钻进端和非钻进端的连接件为铁件或硬塑料件,硬度高达90HS(邵氏硬度),几乎不具备减震功能,这最终导致较强的震动波由钻进端传导至非钻进端。此时,设置在非钻进端的精密仪器在较大震动的环境中工作。由于精密仪器耐震性较差,在较强的震动环境中故障频发,最终导致精密仪器很难工作到额定寿命。这不仅会影响钻探工作的进度,也加大了钻探设备的维护成本。
综上可知,如何解决非钻进端的零部件在较强的震动中工作带来的寿命缩短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吸减震装置,以解决探杆的非钻进端零部件在较强的震动环境工作带来的寿命缩短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吸减震装置,设置在探杆的钻进端和非钻进端之间,所述全吸减震装置包括柔性柱状结构的减震本体以及将所述减震本体安装在所述钻进端和非钻进端之间的安装座,所述减震本体具有减震孔。
优选的,所述减震本体设置有容纳电线的容线槽,所述容线槽的开口尺寸小于所述电线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容线槽为绕所述减震本体,且自所述减震本体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螺旋槽。
优选的,所述减震孔包括沿所述减震本体轴向延伸,且与所述减震本体的轴线共线的第一减震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底座单体,两个所述底座单体均包括穿插端和限位端,两个所述底座单体的穿插端相对地从所述第一减震孔穿入,且所述限位端与所述减震本体的端面相贴合,每一个所述底座单体的穿插端的端面与另一个所述底座单体的穿插端的限位端的端面之间具有减震间隙。
优选的,所述穿插端的端面为斜面,且所述穿插端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两个所述底座单体的穿插端相对的面贴合,所述第一减震孔的孔壁设置有与所述穿插端的棱边周向限位配合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减震孔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减震孔相交的第二减震孔。
优选的,所述减震本体具有螺旋缓冲槽,所述螺旋缓冲槽绕所述减震本体,且自所述减震本体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
优选的,所述减震本体为硅胶件或橡胶件。
基于上述提供的全吸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探杆,其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吸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吸减震装置,套设在探杆的杆腔中,位于探杆的钻进端和非钻进端之间,所述的全吸减震装置包括柔性柱状结构的减震本体以及将所述减震本体安装在所述钻进端和非钻进端之间的安装座,所述减震本体具有减震孔。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铁件或硬塑料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吸减震装置能够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进而避免非钻进端的精密仪器在较大震动环境中工作,最终能够延长安装在非钻进端的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吸减震装置的减震本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吸减震装置的底座单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吸减震装置,解决了探杆非钻进端的精密仪器在较强的震动环境工作带来的寿命缩短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蓝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海蓝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64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管式喷漆室
- 下一篇:一种多股线系统用屏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