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走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1461.8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4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任秀;王晓辉;刘亮亮;武伟涛;王博冲;于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57/023;F16D13/5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刘雁君 |
地址: | 27207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行走减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履带式车辆的行走减速器。
背景技术
履带式工程机械车辆的行走传动系统目前主要有四种方式,即机械传动、液力传动、静液压传动和电力传动。采用静液压式传动的车辆通过马达带动行走减速机,行走减速机驱动履带链轮来实现行走。
目前国内静液压式履带车辆的行走减速器在结构及性能上存在以下不足:1、输出法兰与齿圈为分体结构,通过螺栓连接,由于履带式车辆本身工况较差,且行走减速机输出扭矩较大,因此会出现螺栓连接处松动或螺栓被切断的情况,导致设备损坏;2、未装停车制动器,非常闭式,无法确保行车安全;3、行星架与行星轮轴为分体式设计,采用过盈配合并用温差法将行星轮轴与行星架装于一体,其结果是行星轮支承轴位置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综合技术性能高、刹车可靠、行走平稳、使用寿命长的应用于履带式车辆的行走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走减速器,其包括输出壳体、制动器和两级行星齿轮机构;其中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壳体,一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轮、一级行星架和一级齿圈,一级太阳轮通过联轴器与马达连接,联轴器外设置制动器,一级太阳轮与一级行星轮啮合,一级行星轮分别与一级行星架和一级齿圈啮合;二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二级太阳轮、二级行星轮、二级行星架和二级齿圈,一级行星架与二级太阳轮连接,二级太阳轮与二级行星轮啮合,二级行星轮分别与二级行星架和二级齿圈啮合;二级行星架固定于输出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太阳轮套在一级太阳轮光轴处,一级行星架与二级太阳轮间隙配合连接,一级行星轮通过轴承A支撑,二级行星轮通过轴承B支撑,一级行星轮与轴承A之间间隙配合,二级行星轮与轴承B之间间隙配合,所述制动器壳体与输出壳体之间通过浮动油封密封;所述一级齿圈与二级齿圈直接设置于输出壳体内侧。
制动器壳体为固定不转动件,输出壳体是转动件,两者之间采用浮动油封密封,利用成对使用的金属环研合面进行密封,这种密封形式能够确保在任何使用环境下,潮气和脏物均不能进入传动机构,同时橡胶O型圈仅用于静止密封,无橡胶磨损,密封结构的寿命较长。
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架和二级太阳轮均采用浮动连接,且行星轮与支撑轴承间隙配合,当各行星轮间受到不均等载荷时,行星轮、行星架和太阳轮均可以进行径向游动,以达到各行星轮均匀分担载荷的目的。
一级齿圈和二级齿圈在输出壳体内部直接加工制得,这种输出壳体(输出法兰)与齿圈一体的结构,提高了工作强度,保证在工况较差的情况下,不会因工件损坏导致减速器不能工作。
所述制动器为多片式制动器,采用湿式摩擦片组,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壳体、活塞、挡板、静摩擦片、动摩擦片和压盘,制动器壳体与活塞通过星形密封圈密封,静摩擦片与制动器壳体连接,动摩擦片与联轴器连接,活塞内设有大弹簧和小弹簧嵌套在一起的弹性部件,制动器壳体上设有油道。制动器活塞双弹簧嵌套结构,制动力矩大,且结构更加紧凑,功率密度大,节省材料。制动器采用湿式摩擦片组,摩擦片间无磨损;确保车辆行走安全可靠。星形密封圈,承压力大、密封可靠。
所述一级行星架和二级行星架均为单臂式行星架。其结构简单,轴向尺寸小,行星轮支承轴位置精度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所述一级行星架、二级行星架、制动器壳体和输出壳体均为锻钢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两级行星齿轮机构实现浮动均载;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提高减速器平稳性和可靠性,还可降低运转噪声。
2、一级齿圈和二级齿圈在输出壳体内部直接加工制得,这种输出壳体(输出法兰)与齿圈一体的结构,提高了工作强度,保证在工况较差的情况下,不会因工件损坏导致减速器不能工作。
3、制动器活塞双弹簧嵌套结构,制动力矩大,且结构更加紧凑,功率密度大,节省材料。制动器采用湿式摩擦片组,摩擦片间无磨损;确保车辆行走安全可靠。星形密封圈,承压力大、密封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车辆上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14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