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左转立交桥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0349.0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6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举;王惠玲;李鹏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安举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左转 立交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一种立交桥,交叉路口取消左转车辆通行,使其实行右转渠化分流,右转车辆通行实现渠化分流,大大减少两条道路交叉路口的转弯车辆与直行车辆、非机动车辆及行人的相互干扰,并至少实现一条道路上的直行车辆无障碍通行,能有效地解决机动车路口堵车问题。
背景技术
当前城市道路交通中,路口多设置红绿灯进行调节各个流向的机动车之间、各流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之间相互影响,易造成拥堵和发生事故,道路交通的通行效率较低。其他的城市道路路口分流方式也都有较大缺陷:环岛分流成了城市栓塞;还有的在路口设置了立交桥进行调节分流,但立交桥大多占地面积过大,成本也过高,施工周期长,不适合在城市道路中设置;还有的建造了高架桥,其成本较高,施工周期较长,同样不特别适合于改善现有的城市交通状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交桥,使交叉路口取消左转车辆通行,实行右转渠化分流,右转车辆通行实现渠化分流,大大减少转弯车辆与直行车辆的相互干扰;并实现至少一条道路上的直行车辆无障碍通行,大大减少转弯车辆与非机动车及行人的相互影响,减少转弯车辆与其它车辆、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交通事故,能有效地解决机动车路口堵车问题,可以大大提高城市道路交通通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路口立交桥、连接桥和调头立交桥;所述的路口立交桥设置在路口,调头立交桥设置在非路口,所述路口立交桥包括跨另一条道路架空桥和右行右转架空匝桥、上行右转架空匝桥、左行右转架空匝桥和下行右转架空匝桥;所述的跨另一条道路架空桥包括架空平台和两侧坡道,架空平台与两侧坡道平滑连接,两侧坡道和架空平台上有机动车道和/或非机动车道和/或人行道,架空平台只设有机动车道,则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置于地面一层与另一条道路的平面交叉,通过红绿灯调节通行;架空平台设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架空平台上有右转车辆与直行的非机动车及行人有两个交汇处,集中设置在中间位置,需要自行调节或红绿灯调节,这样另外一条道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则无需红绿灯调节,直接通行;架空平台下有穿行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所述的右行右转架空匝桥、上行右转架空匝桥、左行右转架空匝桥和下行右转架空匝桥上 分别有右行右转架空机动车道、上行右转架空机动车道、左行右转架空机动车道和下行右转架空机动车道,并与另一条道路上的车道连通;所述的右行右转架空匝桥下是右行直行、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所述的上行右转架空匝桥下是左行直行、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所述的左行右转架空匝桥下是左行直行、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所述的下行右转架空匝桥下是右行直行、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所述的右行右转架空匝桥、上行右转架空匝桥、左行右转架空匝桥和下行右转架空匝桥上设一个或一个以上车道,其与另一条道路上的车道连通方式有三种:A是在一条道路建起包括上坡道、平台、下坡道组成的并流或分流平台,在平台上实现连接且并流或分流通行;所述的分流平台或并流平台设一个及以上车道,其高度与跨另一条道路架空桥不一致;B是平滑连接到车道上;C是平滑连接到调头立交桥的去向平道和来向平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城市道路路口取消左转弯,左转弯车辆通过调头立交桥实现分流达到左转向的目的,避免了左转弯车辆造成的拥堵和事故的发生;2)、右转弯车辆通过右转架空的匝桥实现右转,减少了与非机动车道的非机动车及行人的相互干扰,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右转弯车辆造成的拥堵现象;3)、转弯车辆因其调头转弯过程是在两种立交桥的匝桥或转弯平台上完成的,故其仅影响本车道的直行车和转弯后并入来向车道的直行车,直行车辆均须经过一个坡;4)、若交通规则规定非机动车及行人全部于地面通行,则一条道路上直行的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及行人畅通无阻,另外一条道路上直行的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及行人需要经红绿灯调节通行。5)、若交通规则规定其中跨另外一条道路的架空桥上设非机动车道及行人道,则两条道路上的直行车辆均无障碍通行,但右转弯的车辆需要在架空桥上与非机动车及行人避让,需要自行调节或红绿灯调节。6)、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耗资少,可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路口立交桥第一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路口立交桥第一实施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路口立交桥第二实施例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路口立交桥第二实施例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安举,未经李安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0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