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对专用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9354.8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4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丽;王勇;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B65D8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对 专用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转向架轮对储存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对专用托架。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转向架的轮对包括轮轴和套在轮轴中央的齿轮箱。现有的轮对存储托架为单层结构,其仅包括单层矩形水平框架和焊接于框架四个角点上的两组竖直V型支架对。应用轮对存储托架时,直接将轮对的轮轴两端放置在一组竖直V型支架对上,使齿轮箱悬空,以避免轮对彼此磕碰或齿轮箱被地面划伤。
然而,由于被竖直V型支架对所支撑的轮轴仍然可以绕自轴旋转,导致齿轮箱随同其一起滚动,这一不稳定性增加了轮对随同存储托架转移运输时的磕碰风险。同时,现有的轮对存储托架无法叠放,因此存储场地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将轮对存储在传统轮对托架的竖直V型支架时仍具有不稳定性,其轮轴和齿轮箱仍然可以绕自轴旋转,增加了轮对随同存储托架转移运输时的磕碰风险,同时,现有的轮对存储托架无法叠放,因此存储场地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对专用托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轮对专用托架包括框架、四个V型的尼龙定位板、齿轮箱支板、中间支撑梁和四个定位圆销;所述框架包括四个支撑边梁、纵梁和两个横梁,四个支撑边梁均垂直于水平面放置,且分别与纵梁垂直焊接,四个支撑边梁的底面设有与其自身圆周同轴心的圆形凹槽,两个横梁分别与底面的两个纵梁垂直焊接;齿轮箱支板分别与底面的两个纵梁垂直焊接,齿轮箱支板位于两个横梁之间且与两个横梁平行;两个中间支撑梁分别位于两个支撑边梁的中间位置且与两个支撑边梁平行,中间支撑梁与纵梁垂直焊接;四个V型的尼龙定位板两个为一组,每组分别以一个中间支撑梁为对称轴,对称焊接在纵梁上;四个定位圆销分别焊接在四个支撑边梁的顶面。
上述轮对专用托架还包括四个起吊勾,它们分别焊接在四个支撑边梁的外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轮对专用托架能通过V型的尼龙定位板和齿轮箱支板实现轮对的完全约束定位,确保轮对随同存储托架转移运输时轮对不会发生任何形式的运动,从而避免了轮对的磕碰风险。同时,多个托架可以通过支撑结构实现彼此层叠放置,可以大幅提高存储场地的利用效率。此外,该轮对专用托架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推广普及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对专用托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轮对专用托架包括框架1、四个V型的尼龙定位板2、齿轮箱支板3、中间支撑梁4和四个定位圆销5。框架1包括四个支撑边梁1-1、纵梁1-2和两个横梁1-3,两个横梁1-3分别与底面的两个纵梁1-2垂直焊接,形成矩形的水平框架。四个支撑边梁1-1均垂直于水平面放置,且分别与纵梁1-2垂直焊接,四个支撑边梁1-1的底面设有与其自身圆周同轴心的圆形凹槽,齿轮箱支板3分别与底面的两个纵梁1-2垂直焊接,齿轮箱支板3位于两个横梁1-3之间且与两个横梁1-3平行,齿轮箱支板3除了起固定齿轮箱的功能外,还同时起到强化框架1水平方向结构的作用。两个中间支撑梁4分别位于两个支撑边梁1-1的中间位置且与两个支撑边梁1-1平行,中间支撑梁4与纵梁1-2垂直焊接,起到强化框架1竖直方向结构的作用。四个V型的尼龙定位板2两个为一组,每组分别以一个中间支撑梁4为对称轴,对称焊接在纵梁1-2上。四个定位圆销5分别焊接在四个支撑边梁1-1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轮对专用托架还包括4个起吊勾6,它们分别焊接在四个支撑边梁1-1的外侧面。
具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轮对专用托架时,直接将轮对的轮轴两端放置在一组V型的尼龙定位板2上,同时,齿轮箱的底部端面由齿轮箱支板3的上端面支撑固定。在尼龙的摩擦力作用下,轮轴既不会发生沿轴向的窜动,也不会发生绕自身旋转轴的滚动。
再用同样的方式向另一组V型的尼龙定位板2上放置另一个轮对,两个轮对的齿轮箱错位放置,因此两个轮对上的齿轮箱不会接触和碰撞。
在完成两轮对的装载后,可以通过起吊勾6将整个托架起吊,再通过四个支撑边梁1-1底面上的圆形凹槽分别与另一个托架上端的四个定位圆销5配合,从实现两个托架的叠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93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