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输送管道带压堵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5859.1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9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福;刘春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输送 管道 堵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堵住油气田输送油气管道泄露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在带压带温或不停输情况下实现快速堵漏的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田开发中,管道运输被广泛运用于油气等流体的输送,由于制造工艺缺陷,管道腐蚀,人为破坏等原因会导致管道发生各种泄漏,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还有可能酿成火灾,引起爆炸和停产,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带压堵漏是油气管输作业安全运行的保障,堵漏成本不仅包含堵漏工具和工人劳动的成本,还包括施工过程中泄露原油的成本,为此有必要对快速堵漏技术进行研究。
堵漏是一门综合性高,技术性强,责任性大的特殊密封技术,堵漏的途径有多种,目前国内外的堵漏技术概括起来有:钢带拉紧技术,其产品定型无需预制,对泄漏现场应变能力强,但紧靠钢带拉紧作用难以满足油气田输液管道的中高压输送要求,因此难以大范围推广;低压粘补技术即化学粘合技术,只适用于较低压力下的堵漏,且现有的各种胶粘剂均不易直接带压粘补,需要一种导流装置来实现带压粘补;注剂式密封技术,可以治理压力在二三兆帕以上的石油天然气泄漏,但容易对泄漏本体形成冲击破坏,同时注剂设备复杂庞大,现场材料制作和操作工艺复杂,不利于管道的快速堵漏;堵焊技术,在输液管道的泄漏点处采用打木塞的方式完成先期的堵漏,然后使用电焊进行修补,虽然可以实现堵漏,但是施工不方便,堵漏时间较长,且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
综上所述,现有的堵漏技术在现场应用中暴露出诸多的问题,一部分堵漏技术是由于技术本身使用范围的限制,制约了它在管道堵漏中的推广应用,另一部分堵漏技术是由于堵漏速度慢,达不到快速堵漏的使用要求,使得其经济性较差。这就需要在现有可行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作业时间,堵漏成功率,工人作业环境与强度以及堵漏成本等多方面加以考虑,设计出适用油气输送管道泄露的快速堵漏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油气输送管道堵漏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田油气输送管道的快速堵漏装置。该堵漏装置设计为顶压式快速夹紧然后实施焊补的方式,具有作业时间短,施工强度小和堵漏效率高的特点,可有效解决油气输送管道出现的泄露问题,尤其能实现不同直径管道在带压带温或不停输情况下的快速堵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开发一种油气输送管道带压堵漏装置,主要由旋转手轮、传动轴、上卡瓦、下卡瓦、锁紧块、解锁块、施压本体和堵漏贴片几部分组成。作业中,打开上卡瓦,下卡瓦的链条绕过管道后,上卡瓦和下卡瓦通过锁紧块快速锁紧,堵漏贴片定位于管道泄漏点的正上方后,快速旋转手柄旋紧传动轴,依靠施压本体所传递的压力,堵漏贴片逐步压紧管道泄漏处,○形密封圈产生变形并与管道表面形成初始密封比压,达到止住管道流体继续泄露的目的,最后采用圆周焊接的方式将堵漏贴片焊补到管道上。
旋转手轮是用于快速旋进传动轴的部件,包括手柄和手轮两部分,表面镀铬处理,镀层与基体金属牢固结合。手柄端部加工有外螺纹,实现与手轮的联接;手轮采用轮辐式结构,外轮为圆形截面的环体,三条轮辐实现外轮与内毂间的连接,轮辐均匀排列,内毂采用柱形结构,中间加工有方形孔道,与贯穿其中的传动轴方径接头过盈配合进行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5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蚕丝纤维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组份拼板胶用乳液及其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