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降噪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1398.0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欣;李双清;马增辉;方利志;黄凤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0 | 分类号: | F01N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 机降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降噪控制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整个噪音系统的激振源,发动机降噪技术可大致分为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主动降噪是直接降低发动机噪音,被动降噪则需要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共振频率以及吸声降噪。传统的发动机噪音控制技术主要为被动降噪技术,包括吸音处理、隔音处理、使用消声器、阻尼减振等,此方式会导致汽车体积大而且降噪效果不够理想,缺少对发动机主动降噪的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降噪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用于将发动机噪音信号输入的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的音频解码模块、与音频解码模块连接的DSP数据处理模块、与音频解码模块连接的可将反相调幅输出信号输出以抵消发动机噪音的功率放大模块和与DSP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的可接收发动机转速信号的发动机转速调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音频解码模块为音频编解码器CODEC。
进一步地,所述DSP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有可接收发动机转速信号的发动机转速调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转速调理模块包括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和调理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DSP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有可扩展DSP数据处理模块片内容量的FLASH ROM扩展模块和SDRAM扩展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为与音频解码模块连接的左右声道的麦克风。
更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放大模块包括与音频解码模块连接的D类功放和与D类功放连接的喇叭。
本实用新型利通过DSP采集噪音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分析,输出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此方式能降低整车质量,同时消弱对人体损害较大的低频噪声,降噪效果更好,从而实现整车的低噪声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发动机进气歧管中,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音频解码模块2、DSP数据处理模块3和功率放大模块4,数据采集模块1与音频解码模块2连接,DSP数据处理模块3与音频解码模块2连接,功率放大模块4与音频解码模块2连接。数据采集模块1为与音频解码模块连接的左右声道的麦克风。音频解码模块2为音频编解码器CODEC。DSP数据处理模块3连接有发动机转速调理模块5,发动机转速调理模块5包括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和调理电路;DSP数据处理模块3连接有可扩展DSP数据处理模块3片内容量的FLASH ROM扩展模块6和SDRAM扩展模块7。功率放大模块4包括与音频解码模块连接的D类功放4.1和与D类功放4.1连接的喇叭4.2。
数据采集模块:发动机噪音通过左右声道的讯号麦克风MIC输入,安置于发动机舱内,选择麦克风时要求其能侦测到耳朵能听见的环境中低频噪音(100~1000Hz)。
DSP数据处理模块:能够采集1.5KHZ频率以下的噪声且采样频率大于等于16KHZ。此模块功用为采集数据,对控制算法进行集成处理,实现实时运算以对噪声进行控制。由于DSP自带的片内容量不够用,此模块还包括FLASH ROM扩展模块和SDRAM扩展模块。
音频编解码模块:此模块可选用低功耗、立体声音频编解码器CODEC。由麦克风输入的差分左右声道的噪音信号通过音频解码器处理后,通过DSP数据处理模块处理之后再将信号输入到功率放大模块进行进一步处理。
功率放大模块:使用D类功放作为此控制器中功率放大模块的核心,可把音频编解码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最终得到与噪音相位相反、振幅相同的立体声,再利用喇叭将此声音发射出去以抵消原有噪音。
发动机转速调理模块:发动机转速调理模块由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和调理电路组成,调理电路对磁电式转速传感器输出的正弦波转速信号进行过零比较,经调理电路处理后得到方波信号,DSP数据处理模块则直接采集此数字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1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雕塑用高效防护有机硅树脂油漆
- 下一篇:络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