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速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5779.9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4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冯西友;张春明;李宣秋;张亮;续鲁宁;胡凯;宣苓娟;杨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6 | 分类号: | F16H48/06;F16H48/11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7207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差速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工程机械传动系统差速转向机构,多采用附图1所示的结构:其动力传递一般采取齿圈输入,行星架输出的方式,为减速机构;行星架和转向外毂通过螺栓联接,齿圈与传动轴通过过渡齿轮(11)连接,过渡齿轮(11)与行星架通过套筒(10)连接。该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制动瞬间,转向外毂停止转动,从发动机传递过来的动力并未被切断,行星架依然在转动,此时,连接行星架与转向外毂的螺栓受到的冲击较大,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容易导致其松动或断裂,影响差速转向机构的正常工作;2、连接件过渡齿轮和套筒增加了该结构的轴向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差速转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差速转向机构,包括传动轴、行星架、行星轮、太阳轮、齿圈和转向外毂,行星架上固定行星轮,行星轮内侧与太阳轮啮合,行星轮外侧与齿圈啮合,传动轴与行星架采用花键连接,齿圈通过齿轮连接转向外毂。
本实用新型齿圈与传动轴之间无过渡齿轮,缩短了传动轴两侧花键的长度,同时也省掉了连接过渡齿轮与行星架的套筒,差向转速机构的轴向尺寸和周向尺寸更小,结构更加紧凑;齿圈与转向外毂采用齿轮连接,改善了周向受力,避免了采用螺栓连接时,制动瞬间螺栓受冲击力较大的缺陷,进而机构的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增加。
其中,主动件为行星架,从动件为齿圈,采用该种结构的差速转向机构为增速机构。
其中,前进动力由变速箱输入,经行星架传至齿圈.转向动力由转向马达输入,经齿轮、行星轮传至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取消了传统差速转向机构中联接齿圈和传动轴的过渡齿轮,取消了连接过渡齿轮和行星架的套筒,整个机构的轴向空间和周向空间变小;差速转向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
2、相比传统减速转向机构,该结构的输出转速提高,整个机构受到的扭矩变小,受力状况得以改善,差向转速机构的可靠性增加,使用寿命增加;
3、齿圈通过齿轮连接转向外毂,而非传统的螺栓连接,其轴向应力得到改善,避免了传统转向机构螺栓在制动瞬间所受冲击力较大,影响转向机构正常工作的问题。
4、传动比小于传统减速转向机构,输出转速大于传统减速转向机构,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其中,1-齿圈;2-转向外毂;3-行星轮;4-行星轴;5-齿轮;6-行星架;7-太阳轮;8-挡圈;9-传动轴;10-套筒;11-过渡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
一种差速转向机构,为增速转向机构,包括传动轴9、行星架6、行星轮3、太阳轮7、齿圈1和转向外毂2;行星轮3固定在行星架6上,行星轮3内侧与太阳轮7啮合,行星轮3外侧与齿圈1啮合,该差速转向结构主动件为行星架6,从动件为齿圈1,行星架6与传动轴9采用花键联接,齿圈1与转向外毂2采用齿轮联接。
正常行驶时,动力传递路线为:传动轴9→行星架6→行星轮3→齿圈1→转向外毂2。而附图1中正常行驶时动力传递路线为:传动轴9→齿圈1→行星轮3→行星架6→转向外毂2。
转向时,来自变速箱输出的动力和转向马达的动力在行星轮处叠加。
如图1所示,传统差速转向机构中联接齿圈1和传动轴9的是过渡齿轮11,连接过渡齿轮11和行星架6的是套筒10,本实用新型取消了过渡齿轮11和套筒10,差速转向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本实用新型齿圈1通过齿轮连接转向外毂2,而非传统的螺栓连接,其轴向应力得到改善,避免了传统转向机构螺栓在制动瞬间所受冲击力较大,影响转向机构正常工作的问题,转向机构的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比低于传统差速转向机构的传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5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海洋鱼皮胶原肽的乳酸菌粉
- 下一篇:硅化物间隙薄膜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