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可变长度连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7010.9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佳;关松;王兴贺;姜志永;魏洪伟;段景辉;高峰;贺礼;刘大鹏;王江涛;胡广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7/06 | 分类号: | F16C7/06;F02D15/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刘谟培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可变 长度 连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在发动机曲轴与活塞之间的连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可变长度连杆。
背景技术
传统汽油机的结构中,多包括滑动设置在气缸内的活塞,曲轴,在活塞与曲轴之间连接有连杆,通过曲轴的转动,进而带动活塞于气缸内的往返运动。由于上述结构的采用,使得汽油机具有固定压缩比,为了防止在低速大负荷时发生爆震,一般汽油机压缩比都相对较低,在汽油机冷启动时,通常是通过燃油加浓来保证发动机顺利启动,这样会造成油耗偏高,排放物增多;此外,在冷启动时,由于压缩比会造成排气温度低,从而加长催化器的起燃时间,从而造成排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较多,而对于缸内直喷汽油机来讲,冷启动时还容易造成机油稀释,且不能实现发动机在阿特金森循环和奥托循环下的自由转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调整连杆长度来改变压缩比以提高汽油机性能的发动机可变长度连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可变长度连杆,包括通过连杆连接的连杆大端和连杆小端,所述的连杆包括沿长度方向相互插接的、分别与连杆大端和连杆小端相连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还包括对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施加连续可变驱动力的、以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沿长度方向相对或相向滑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如上结构,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相互运动,以改变连杆的长度,进而实现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压缩比需求,有效的提高了发动机性能,在降低油耗的同时,降低了排放,同时实现了阿特金森和奥托循环的随意转换,其结构简单。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第一连杆内设有空腔,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插入空腔内;在第二连杆的自由端设有与空腔内壁滑动配合并将空腔分隔成第一可变腔和第二可变腔的隔板,在第一可变腔和第二可变腔内分别设有对隔板施加可变驱动力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均为由油泵通过供油管路泵送至第一可变腔和第二可变腔内的油液;还包括与第一可变腔和第二可变腔分别连通的回油管。采用液压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力的传递过程更加稳定,有效的增大了压缩比调节范围。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回油管延伸至油底壳。将回油管延伸至油底壳,可将本实用新型结构与现有的发动机结构结合在一起,使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便于整体结构于车辆上的布置。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供油管路和回油管上设有对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进行导通控制的电控液压阀。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供油管路与第一可变腔和第二可变腔的连通口均设置在连杆大端上。通过该设置,在便于供油管路设置的同时,防止了连通口在多个部件上而导致的密封性能下降,提高了整体性能。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通过调整连杆长度来改变压缩比,以适应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压缩比需求,减小了燃油消耗的同时,降低了废气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液压控制下的连接结构简图;
图中:
1、连杆;101、第一连杆;102、第二连杆;103、隔板;104、第一可变腔;105、第二可变腔;106、第一供油口;107、第二供油口;2、连杆大端;3、连杆小端;4、普通机油泵;5、高压机油泵;6、第一单向阀;7、第二单向阀;8、供油管路;9、回油管;10、油底壳;11、电控液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动机可变长度连杆,由图1所示,其包括通过连杆1连接的连杆大端2和连杆小端3,连杆大端用于与图中未示出的曲轴连杆的轴颈相连,连杆小端3用于与图中未示出的活塞相连,由曲轴的转动驱动连杆1带动活塞运动,其中,连杆大端2、连杆小端3以及二者与曲轴连杆、活塞的连接结构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7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机转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来水在线优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