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正时点对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3549.1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5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呈兴;秦颖;张艳青;贺燕铭;马童立;李红强;周启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30 | 分类号: | F16F15/30;F02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安利霞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飞轮 时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正时点对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发动机飞轮基本仅具有以下功能:1.将发动机作功行程的部分能量储存起来,以克服其他行程的阻力,使曲轴均匀旋转;2.通过安装在飞轮上的离合器,把发动机和汽车传动系统连接起来;3.装有与起动机接合的齿圈,便于发动机起动。
现有飞轮具备功能较少,基本均不具备以下功能:1.发动机正时点对正确认功能;2.优化发动机正时点对正步骤,缩短正时点确认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正时点对正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发动机飞轮不具备发动机正时点对正确认功能以及正时点确认时间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正时点对正结构,包括发动机缸体、曲轴以及飞轮,所述曲轴装配于发动机缸体内,所述飞轮装配于所述曲轴上,所述飞轮的边缘处设有飞轮正时确定结构,所述发动机缸体上位于飞轮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缸体对应正时确定结构,一定位装置将所述飞轮正时确定结构与缸体对应正时确定结构相定位。
其中,所述飞轮正时确定结构包括一盲孔,所述缸体对应正时确定结构包括一通孔,所述定位装置为一定位销用以定位所述盲孔和通孔。
其中,所述飞轮的盲孔周圈设有第一弧形凸台。
其中,所述飞轮的边缘上设有第二弧形凸台,所述第二弧形凸台与第一弧形凸台的连线穿过所述飞轮的圆心。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在飞轮上增加正时点确定结构,优化发动机正时点对正步骤,缩短正时点确认时间,可有效简化发动机试制、维修的过程,缩短时间、降低难度,而且飞轮结构变化很小,不会增加飞轮制作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正时点对正结构的飞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正时点对正结构的曲柄连杆机构与飞轮的组合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正时点对正结构的定位销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正时点对正结构的发动机缸体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正时点对正结构的整体装配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飞轮;
101:盲孔;
102:第一弧形凸台;
103:第二弧形凸台;
2:曲轴;
3:发动机缸体;301:通孔;
4:发动机缸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汽车发动机飞轮不具备发动机正时点对正确认功能以及正时点确认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正时点对正结构。
如图1至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飞轮正时点对正结构,包括发动机缸体3、曲轴2以及飞轮1,所述曲轴2装配于发动机缸体3内,所述飞轮1装配于所述曲轴2上,所述飞轮1的边缘处设有盲孔101,所述盲孔101周圈设有第一弧形凸台102,该第一弧形凸台102在装配时起导向作用,所述飞轮1的边缘上设有第二弧形凸台103,所述第二弧形凸台103与第一弧形凸台102的连线穿过所述飞轮1的圆心,该第二弧形凸台103与第一弧形凸台102组成动平衡补偿结构,防止飞轮1的偏心运动,增加了结构稳定性。其中,该第二弧形凸台103与该第一弧形凸台102的结构相似或者相同。
如图4和图5所示的,所述发动机缸体3上位于飞轮1一侧的端面上设有通孔301,一定位销4将所述盲孔101与通孔301相定位,使得缸内的活塞位于压缩上止点,满足发动机的正时设计。将飞轮1正确安装入发动机缸体3后,撤除定位销4即可。
上述方案中,在飞轮上增加正时点确定结构,优化发动机正时点对正步骤,缩短正时点确认时间,可有效简化发动机试制、维修的过程,缩短时间、降低难度,而且飞轮结构变化很小,不会增加飞轮制作的难度。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3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低谐波高输出功率的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
- 下一篇:燃油箱通气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