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菱形四轮龙门架式高地隙中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7376.2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8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庭;罗晓明;邹小平;何腾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51/02 | 分类号: | A01B5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谢静娜;杨晓松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菱形 龙门 架式 高地 中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耕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菱形四轮龙门架式高地隙中耕机。
背景技术
目前,高秆作物机械化植保技术主要集中在中耕、喷药、施肥和除草。中耕机因其可一次性完成松土、除草、培土和施肥作业,同时实现改善土壤通透性,去除杂草,增强高秆作物抗倒伏能力,综合效率高,而成为高秆作物机械化管理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四轮高地隙中耕管理机,将四个车轮布置在长方形底盘四个角的位置,为了达到较高地隙的农艺要求,一般采用整体抬高车架的方式,使底盘位于作物上方,发动机、变速器、驾驶室等总成均布置在底盘上,使得整机质心偏高,稳定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质心高度较低、稳定性较好的菱形四轮龙门架式高地隙中耕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菱形四轮龙门架式高地隙中耕机,包括底盘、前机架、后机架、左侧臂和右侧臂,前机架、后机架、左侧臂和右侧臂分别设于底盘上方,左侧臂与前机架连接,右侧臂与后机架连接。底盘底部的四个车轮呈菱形分布,四个车轮分别为前轮、后轮、左轮和右轮。前轮和后轮分别位于菱形的纵向对角线两端,纵向对角线位于中耕机的纵向对称面内,前轮位于前机架前端,后轮位于后机架后端;左轮和右轮位于菱形的横向对角线两端,横向对角线位于中耕机的横向对称面内,横向对称面与纵向对称面相互垂直,左轮位于左侧臂外侧,右轮位于右侧臂外侧,左轮与左侧臂之间通过左轮液压马达连接,右轮与右侧臂之间通过右轮液压马达连接;前轮和后轮为转向轮,或转向驱动轮,左轮和右轮为驱动轮。四个车轮采用菱形布置时,前轮和后轮为转向轮,转向的瞬时中心位于左轮和右轮轴线的延长线上,与传统的四轮车轮转弯时瞬时中心位于后桥轴线的延长线上相比,在前后轮轴距与传统四轮车轮轴距相同的情况下,菱形车的转弯半径为传统四轮车的一半,底盘机动灵活。
左侧臂和右侧臂分别为龙门架式结构。龙门架下的空间用于通过高秆作物,可以根据具体作业对象的要求来确定龙门架高度。发动机、驾驶室、传动箱等部件可直接安装在前后轮的底架上,不需要通过抬高其位置来提高离地间隙,整车质心高度低。
所述前轮与后轮之间设有联动转向机构,联动转向机构包括前轮转向液压缸和后轮转向液压缸,前轮转向液压缸安装于前机架上并与前轮连接,后轮转向液压缸安装于后机架上并与后轮连接;前轮转向液压缸与后轮转向液压缸之间同步动作,转向角相等且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前机架与后机架之间设有地面自适应机构,地面自适应机构包括铰接轴、限位销和限位套,前机架底部与后机架底部通过铰接轴连接,后机架顶部设置限位销,前机架顶部设置限位套,限位销以铰接轴为圆心在限位套内做弧线运动,限位套内设有阻尼材料。地面自适应机构可以根据田间地形的变化,自动改变前机架与后机架之间的角度,使左轮和右车轮可以处在不同水平高度的地面上,避免出现车轮悬空的现象,提高中耕机的驱动性能。
所述前机架或后机架以铰接轴为中心,在垂直于铰接轴轴线的平面内转动,前机架与后机架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为0~20°。前机架与后机架的相对转角在该角度范围内时,该底盘可适应左车轮和右车轮所处位置水平高度差为0~240毫米的地形,基本满足田间使用要求。最大相对转角的角度值还可以根据不同使用条件要求进行设计,但角度值越大,对设备的性能要求也越高。
所述前机架与左侧臂之间设有左轮距调整机构,轮距调整机构包括伸出液压缸、外导轨和内导轨,伸出液压缸一端固定于前机架上,伸出液压缸另一端与左侧臂连接,外导轨和内导轨平行设于前机架顶部,左侧臂通过外导轨和内导轨与前机架连接;
后机架与右侧臂之间设有右轮距调整机构,右轮距调整机构与左轮距调整机构呈对称结构。轮距调整机构可以根据作物的不同行距来调整左右车轮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在不同行距的田间作业。
所述左轮后方设有左农具固定架,右轮后方设有右农具固定架,后轮后方设有后农具固定架,左农具固定架通过左农具纵向稳定器与左侧臂连接,右农具固定架通过右农具纵向稳定器与右侧臂连接,后农具固定架与后机架连接,后农具固定架两侧分别设置后农具提升液压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73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