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囊充填机的充填回转控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5616.3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柯潇;蔡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7 | 分类号: | A61J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囊 充填 回转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囊充填机的充填回转控粉结构。
背景技术
胶囊充填机是一种在制药领域应用十分普遍的制药设备,其充填机构(如图1、2、3所示)通常包含计量盘、铜环、托盘和底座,其中计量盘周边上均匀排列着多组药粉或药颗粒输灌孔,输灌孔下端与计量盘底部的铜环密封配合,所述铜环上有一缺口,且铜环固定设置在托盘上,托盘固定设置在底座上,计量盘与设置在该机构中心位置处的转轴联动配合。当设备运转时,药粉或药颗粒向计量盘上的输灌孔填充,同时冲粉杆对输灌孔内的药粉或药颗粒进行挤压使其成柱状;当计量盘上的一组输灌孔旋转到铜环缺口对应处时,计量盘停止旋转,输灌孔内的柱状药物在冲粉杆的推动下落入缺口正下方的胶囊壳中,从而完成填充;然后计量盘再次旋转,等到后一组输灌孔旋转到铜环缺口对应处时,按上述程序再次完成填充,如此连续循环工作。
然而,由于胶囊充填过程中计量盘相对于铜环是旋转的,因此计量盘上的药粉或药颗粒输灌孔下端与铜环之间通常会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不能起到绝对密封的作用。当设备高速运转时,输灌孔中填充的药粉或药颗粒可能会脱落,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尤其是当药粉或药颗粒可塑性和可压性较差时,更容易发生此类的漏粉现象,从而造成物料浪费;更重要的是,甩出的粉尘将对设备工作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需要定期停机清理,从而造成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双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囊充填机的充填回转控粉结构,从而避免设备高速运转时药粉或药颗粒从计量盘与铜环之间的间隙甩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胶囊充填机的充填回转控粉结构,其包括计量盘(1)和铜环(2),所述计量盘(1)周边上设置有均匀排列的药粉或药颗粒输灌孔(3),输灌孔(3)下端与计量盘(1)底部的铜环(2)密封配合,所述铜环(2)上有一缺口,所述计量盘(1)上与铜环(2)接触的面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上刻槽(7),上刻槽(7)位于输灌孔(3)的外侧圆周;所述铜环(2)上与计量盘(1)接触的面设置有下刻槽(9),下刻槽(9)所在圆周与计量盘(1)上的上刻槽(7)所在圆周位置相对应,且计量盘(1)上的上刻槽(7)和铜环(2)上的下刻槽(9)在空间上相互交叉形成向内的剪切力。
本发明人通过实践发现,目前工业上使用的胶囊充填机的计量盘直径尺寸约为400-500mm,为了保证最优的密封控粉效果,所述计量盘(1)上的上刻槽(7)或铜环(2)上的下刻槽(9)的间距优选为5-20mm,进一步优选为10mm;刻槽深度为1-5mm,进一步优选为2mm;刻槽宽度为2-5mm,进一步优选为2mm;可根据不同胶囊充填机计量和铜环尺寸进行适当调整;
进一步,所述计量盘(1)上与铜环(2)接触的面还可设置一个上刻槽连接圆槽(8),上刻槽连接圆槽(8)位于输灌孔(3)和上刻槽(7)之间,且将计量盘(1)上的上刻槽(7)串联起来;所述铜环(2)上与计量盘(1)接触的面设置一个下刻槽连接圆槽(10),下刻槽连接圆槽(10)将铜环(2)上的下刻槽(9)串联起来,且与计量盘(1)上的上刻槽连接圆槽(8)位置相对应,当设备运转时计量盘(1)上的上刻槽连接圆槽(8)和铜环(2)上的下刻槽连接圆槽(10)可形成一个收纳药粉或药颗粒的环形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在胶囊充填的过程中,输灌孔(3)中落出的药粉或药颗粒进入到计量盘(1)和铜环(2)上的上刻槽(7)和下刻槽(9)中形成自身软密封,同时由于计量盘(1)上的上刻槽(7)与铜环(2)上的下刻槽(9)相互交叉形成向内的剪切力,因此药粉或药颗粒不会因为离心力作用被甩到设备外面,造成工作环境污染和原料的浪费,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在计量盘(1)和铜环(2)上对应设置的上刻槽连接圆槽(8)和下刻槽连接圆槽(10)可组成一个收纳药粉或药颗粒的环形空腔,当输灌孔(3)中落出的药粉或药颗粒较多时,可在上刻槽(7)和下刻槽(9)的作用下向内运动,并储存在上述的环形空腔中,然后随着设备的旋转移动到铜环缺口处进行回收,从而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且密封控粉效果好,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附图说明
图1胶囊充填机充填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背景技术中铜环结构俯视图
图3背景技术中计量盘结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5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