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忆阻器的Duffing-van der Pol 振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6113.2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4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陆益民;朱志勇;黄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B5/32 | 分类号: | H03B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忆阻器 duffing van der pol 振荡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线性电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忆阻器的Duffing-v ander Pol振荡电路。
背景技术
Duffing-van der pol振子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振荡系统,具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Duffing-v ander Pol振荡电路在混沌保密通信、低频微弱信号检测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另外,电气、机械、力学、光学、化学、声学、社会经济、生物医学等领域的许多实际系统经过简化后都可以用Duffing-van der Pol 模型来表示。电子电路是物理实现Duffing-van der Pol振子的最容易的手段,因此,Duffing-van der Pol振荡电路可以用来模拟这些实际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检验这些系统的非线性振动控制、参数预测、混沌控制与同步等问题。
Duffing-van der Pol振子是一个连续系统,由于电路器件的限制,现有的Duffing-van der Pol振荡电路一般采用二极管、运算放大器等组成的分段线性电阻作为非线性项,使系统产生分岔、混沌、张弛振荡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电路结构较为复杂,并且会造成系统一些特性的丧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Duffing-van der Pol振荡电路一般采用二极管、运算放大器等组成的分段线性电阻作为非线性项,使系统产生分岔、混沌、张弛振荡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以及电路复杂的缺陷,发明了一种基于忆阻器的Duffing-van der Pol振荡电路,该电路结构简单,且能完整地体现Duffing-Van der Pol振子的动力学行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忆阻器的Duffing-van der Pol振荡电路,该电路包括:激励电源e(t)、电阻R、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忆阻器M;
所述激励电源e(t)的一端与电阻R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阻R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忆阻器M的一端连接;
所述忆阻器M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激励电源e(t)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将所述忆阻器等效于忆阻器电路,所述忆阻器电路包括:电阻R1、R2、R3和R4,电容C3,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三运算放大器U3、第一模拟乘法器A1和第二模拟乘法器A2;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一电容C1和激励电源e(t)的公共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3的另一端和第一模拟乘法器A1的两个乘数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模拟乘法器A2的一个乘数信号输入端与第一模拟乘法器A1的乘积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模拟乘法器A2的另一个乘数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第三运算放大器U3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二模拟乘法器A2的另一个乘积信号输出端与连接电阻R2的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6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