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挤压车门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4646.5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帅;庞学苗;马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9/02 | 分类号: | B61D19/02;E05F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车门 以及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挤压车门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动车组和轨道交通车辆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中重要的交通工具。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随着车辆行车密度增大,停站时间缩短,运行速度逐渐加快,输送的旅客数量明显增多,使得对车辆系统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车门作为乘客上下车的必经通道,研究如何保证在拥挤的站台上及最短时间内,上下车乘客出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车辆车门防挤压技术为触发式防挤压技术,具体的,其方案为:当车门关闭接触到任何人或物体时,则触发车门的障碍物检测程序,控制车门停止关闭,从而实现防止挤压的效果。
但是,由于现有技术采用触发式防挤压的机制,即,当车门接触到人或物体时,才会触发防挤压机制。导致车门仍然会与人体发生接触,依次依然存在发生车门挤压乘客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挤压车门以及车辆,用来提高车门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防挤压车门,包括:门框、门扇、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控制器;
所述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设置于门框的与地面垂直的一侧,所述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设置于门框的与地面垂直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的光轴与所述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通过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通过电路与车门驱动电机连接,以控制所述车门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门扇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距离车体外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0mm;
所述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距离所述车体外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0mm。
结合第一个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第三对射型光电传感器;
所述第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设置于所述门框的与地面垂直的一侧,所述第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设置于所述门框的与地面垂直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的光轴与所述第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距离车体外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0mm;
所述第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距离所述车体外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0mm;
所述第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通过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三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设置于门框顶侧,所述第三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设置于门框底侧;或者,
所述第三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设置于所述门框底侧,所述第三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设置于所述门框顶侧;
所述第三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的光轴与所述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三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距离车体外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0mm;
所述第三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距离所述车体外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0mm;
所述第三对射型光电传感器通过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在100mm至400mm范围内的任一一处,所述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在100mm至400mm范围内的任一一处;
所述第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在1200mm至1500mm范围内的任一一处,所述第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在1200mm至1500mm范围内的任一一处;或者,
所述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在1200mm至1500mm范围内的任一一处,所述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在1200mm至1500mm范围内的任一一处;
所述第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在100mm至400mm范围内的任一一处,所述第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在100mm至400mm范围内的任一一处。
结合第一个方面或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防挤压条,所述防挤压条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前沿竖边,所述防挤压条通过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46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架轴箱悬挂装置
- 下一篇:散货行李车自锁刹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