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确定位停车的运输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7036.0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0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奎;梁勤华;周昭文;张远胜;朱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西南铝板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40132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确 定位 停车 运输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小车,具体涉及一种能够精确定位停车的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物料的运转需要大量的运输小车来实现,而运输小车的定位停车对物料转运的效率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运输小车一般采用人工驾驶,凭借驾驶人员的技能来实现运输小车的定位停车。随着自动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采用自动控制的运输小车越来越多的得到运用。然而,虽然现有的自动化控制的运输小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物料运输的要求,并能够减少人工成本,但是,在长距离运输物料后,自动控制的小车很难达到精确定位停车的要求,使得卸料点与停车点不一致,需要花大量时间来调整卸料点与停车点,进而导致物料转运的效率降低,影响正常的生产作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定位停车的运输小车,该运输小车能够实现精确定位停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确定位停车的运输小车,包括小车本体,所述小车本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其精确定位停车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器;
预定位装置,所述预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小车本体前端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预定位信息;
精确定位装置,所述精确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小车本体的中部或后端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停车定位信息;所述精确定位装置包括并列设置在所述小车本体中部或后端的两个光电式接近传感器和设置在停车点并与所述光电式接近传感器配合的反光板,所述光电式接近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预定位信息后控制所述小车本体减速,在接收到所述停车定位信息后控制所述小车本体停车。
进一步,所述光电式接近传感器设置在小车本体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小车本体的两侧均并列设有两个光电式接近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预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小车本体前端并与所述反光板配合的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小车本体的两侧均设有接近开关。
进一步,所述预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小车本体的前车轴上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小车本体的前车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编码器。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为ECU。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精确定位停车的运输小车,通过在小车本体上设置预定位装置,能够实现小车本体的预定位,即预定位装置能够判断小车靠近停车点,进而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小车减速慢行,通过设置精确定位装置,当小车到达停车点时,利用光电式接近传感器与反光板之间的绝对定位,当两个光电式接近传感器同时与反光板反射感应时,控制器控制减速慢行的小车停车;如此,便可实现精确定位停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精确定位停车的运输小车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精确定位停车的运输小车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精确定位停车的运输小车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精确定位停车的运输小车,包括小车本体1,小车本体1上设有用于控制其精确定位停车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2、预定位装置和精确定位装置。预定位装置设置在小车本体1前端并向控制器2发送预定位信息。精确定位装置设置在小车本体1的中部或后端并向控制器2发送停车定位信息,精确定位装置包括并列设置在小车本体1中部或后端的两个光电式接近传感器3和设置在停车点并与光电式接近传感器3配合的反光板4,光电式接近传感器3与控制器2电连接。本实施例的光电式接近传感器3设置在小车本体1的中部,且小车本体的两侧均分别并列设有两个光电式接近传感器3,能够与设置在小车两侧的不同反光板4配合。本实施例的控制器2采用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能够实现对小车运行的控制。控制器2在接收到预定位信息后控制小车本体1减速,在接收到停车定位信息后控制所述小车本体1停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西南铝板带有限公司,未经中铝西南铝板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7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拱桥爆破拆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浸渍涂布制作高清晰耐磨浸渍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