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轴对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6620.2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9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黄妙青;邓广易;陈兴平;蒋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轴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LCD工艺中COG和FOG自动对位水平相对较低,多采用人工手动调整将液晶面板上的MARK点和IC或皮线上的MARK点位置对齐后再组立在一起。但是,随着面板尺寸向大型化、质量向轻薄化趋势发展,而又限于人工对位精度低,手动贴合作业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对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的要求。因此,在此现状下,研究高效率的自动对位贴合系统成为本领域的迫切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实现X、Y、Z以及θ四个方向的自动调整,精度高、性能稳定、效率高的四轴对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四轴对位装置,包括X轴对位模块、Y轴对位模块、Z轴对位模块、θ轴对位模块、PLC控制器和移动平台,所述X轴对位模块置于Y轴对位模块一端,所述Z轴对位模块置于Y轴对位模块上端,所述θ轴对位模块置于Z轴对位模块上端,所述移动平台置于θ轴对位模块上端;
所述X轴对位模块包括X轴驱动伺服马达和X轴滚珠丝杆,所述X轴滚珠丝杆置于X轴驱动伺服马达一端,所述X轴滚珠丝杆与X轴驱动伺服马达连接;
所述Y轴对位模块包括Y轴驱动伺服马达和Y轴滚珠丝杆,所述Y轴滚珠丝杆置于Y轴驱动伺服马达一端,所述Y轴滚珠丝杆与Y轴驱动伺服马达连接;
所述Z轴对位模块包括Z轴驱动伺服马达、Z轴凸轮和Z轴滚针轴承,所述Z轴凸轮置于Z轴驱动伺服马达一端,所述Z轴凸轮与Z轴驱动伺服马达连接,所述Z轴滚针轴承置于Z轴凸轮上端,所述Z轴滚针轴承与Z轴凸轮联动;
所述θ轴对位模块包括θ轴驱动伺服马达、θ轴旋转齿轮、θ轴驱动模组和齿条,所述θ轴驱动模组置于θ轴驱动伺服马达一端,所述θ轴驱动模组与θ轴驱动伺服马达连接,所述齿条置于θ轴驱动模组上端,所述齿条与θ轴驱动模组连接,所述θ轴旋转齿轮置于齿条一端,所述θ轴旋转齿轮与齿条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X轴对位模块、Y轴对位模块、Z轴对位模块和θ轴对位模块的协同作用下可实现移动置台的X、Y、Z以及θ四个方向的调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PLC控制器控制X轴驱动伺服马达、Y轴驱动伺服马达、Z轴驱动伺服马达和θ轴驱动伺服马达。
进一步,所述θ轴旋转齿轮与齿条匹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PLC控制器控制X轴驱动伺服马达、Y轴驱动伺服马达、Z轴驱动伺服马达和θ轴驱动伺服马达实现移动置台自动化、精确、高效的调整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X轴驱动伺服马达,2、Y轴驱动伺服马达,3、Z轴驱动伺服马达,4、θ轴驱动伺服马达,5、X轴滚珠丝杆,6、Y轴滚珠丝杆,7、Z轴凸轮,8、Z轴滚针轴承,9、θ轴旋转齿轮,10、θ轴驱动模组,11、移动置台,12、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四轴对位装置,包括X轴对位模块、Y轴对位模块、Z轴对位模块、θ轴对位模块、PLC控制器和移动置台11,所述X轴对位模块置于Y轴对位模块一端,所述Z轴对位模块置于Y轴对位模块上端,所述θ轴对位模块置于Z轴对位模块上端,所述移动置台11置于θ轴对位模块上端;
所述X轴对位模块包括X轴驱动伺服马达1和X轴滚珠丝杆5,所述X轴滚珠丝杆5置于X轴驱动伺服马达1一端,所述X轴滚珠丝杆5与X轴驱动伺服马达1连接;
所述Y轴对位模块包括Y轴驱动伺服马达2和Y轴滚珠丝杆6,所述Y轴滚珠丝杆6置于Y轴驱动伺服马达2一端,所述Y轴滚珠丝杆6与Y轴驱动伺服马达2连接;
所述Z轴对位模块包括Z轴驱动伺服马达3、Z轴凸轮7和Z轴滚针轴承8,所述Z轴凸轮7置于Z轴驱动伺服马达3一端,所述Z轴凸轮7与Z轴驱动伺服马达3连接,所述Z轴滚针轴承8置于Z轴凸轮7上端,所述Z轴滚针轴承8与Z轴凸轮7联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6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极子完全动平衡培养液摇匀装置
- 下一篇:三点式反向倾斜轨道低温电动摇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