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模锻压机锻件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3431.8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4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伍驭美;杜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13/10 | 分类号: | B21J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压 锻件 运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模锻压机辅助工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模锻压机锻件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锻压设备例如8000T热模锻压机,其在锻压生产时,需要将锻件从预锻位置搬运至终锻位置,终锻完成之后还需要将锻件运输到切边机进行后续工序,现有技术均采用人工搬运,属于高温作业,另外,因锻造工件重量大(最重可达110Kg),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锻件质量不能保证。为改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急需一种可用在大型锻压机生产线上,尤其是8000T热模锻压机上应用的运输装置以实现自动运输锻件的功能,达到高效生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模锻压机锻件运输装置,可实现自动运输锻件的功能,提高了锻压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热模锻压机锻件运输装置,包括搬运提升机和工件运输线;所述搬运提升机包括提升机机架,所述提升机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搬运工件的机械手、机械手升降机构和机械手水平移动机构;所述工件运输线包括运输小车、小车导轨机构和小车驱动机构;所述机械手可将工件搬运至运输小车上;
进一步,所述机械手包括移动横梁和设置在移动横梁端部的叉杆;
进一步,所述机械手升降机构包括移动横梁支撑架和设置在机架顶端的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滚珠丝杆与移动横梁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横梁支撑架与移动横梁之间设置有用于夹紧和导向的定滑轮;
进一步,所述机械手水平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横梁支撑架上的驱动电机和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的驱动齿轮,所述移动横梁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配合的齿条;
进一步,所述齿条安装时齿形朝下,所述驱动齿轮设置于齿条下方;
进一步,所述运输小车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叉,板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车轮部件,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还设置有用于悬挂钢丝绳的销轴;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一侧还设置有侧导轮,所述车轮部件在支撑板上偏心设置靠近侧导轮一侧;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横向调节槽和横向调节板,所述叉板设置在横向调节板上;
进一步,所述小车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滑轮、张紧滑轮、卷筒机构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缠绕在卷筒上,所述钢丝绳通过固定滑轮与张紧滑轮张紧,所述钢丝绳两头分别系在运输小车两端处;
进一步,所述小车导轨机构包括轨道支撑架和设置在轨道支撑架上的轨道,所述卷筒设置在轨道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搬运提升机可以将锻件从预锻位置搬运至终锻位置,再将锻件从终锻位置搬运至运输小车上,然后运输小车再将其搬运至下一道工序位置,搬运提升机和运输小车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不断的将搬运锻件,因此实现了锻件运输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了锻压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提升机机架示意图;
图4为运输小车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热模锻压机锻件运输装置,包括搬运提升机1和工件运输线2;所述搬 运提升机1包括提升机机架11,所述提升机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搬运工件的机械手、机械手升降机构和机械手水平移动机构;所述工件运输线包括运输小车21、小车驱动机构22和小车导轨机构23;所述机械手可将工件搬运至运输小车上。
本实施例中,搬运提升机可以将锻件从预锻位置搬运至终锻位置,再将锻件从终锻位置搬运至运输小车上,然后运输小车再将其搬运至下一道工序位置,搬运提升机和运输小车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不断的将搬运锻件,因此实现了锻件运输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了锻压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3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