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0908.6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3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松原亮;梅田纮义;荣敦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2F1/1333;H05K7/20;H05K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散热构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安装有发热的元件的电路基板。在该电子设备中,将导热系数比框架构件高的板构件连接固定在与电路基板结合的框架构件上,并通过导热系数比板构件低的包装构件夹入板构件而固定在框架构件上。由此,由于电路基板上的元件的温度上升而产生的热不会直接传递给包装构件,能够效率良好地将热向背面侧分散。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6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公开提供一种使在电路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产生的热效率良好地散热的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具备:金属体;具有电子部件以及布线导体的电路基板;吸收电子部件产生的热的热传导构件;在金属体与热传导构件之间设置的散热构件,散热构件具备:与热传导构件面接触的热导入部;与金属体面接触的热导出部;从热导入部向热导出部传导热的热传导部,热传导部与布线导体隔离地设置,以与布线导体不产生电磁耦合。
【发明效果】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效率良好地使在电路基板上安装的电子部件产生的热散热并且降低在电路基板上产生的噪声的辐射。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薄型显示装置1整体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图1的A-A'线的薄型显示装置1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薄型显示装置1A整体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图3的B-B'线的薄型显示装置1A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薄型显示装置1B整体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图5的C-C'线的薄型显示装置1B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薄型显示装置1C整体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图7的D-D'线的薄型显示装置1C的剖视图。
图9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型显示装置1D的垂直剖视图。
图10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型显示装置1E的垂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有时省略超出必要内容的详细的说明。例如,有时对已悉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或实质上同样的结构省略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变得过度冗长,而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发明者们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而提供了附图以及以下的说明,并非通过它们对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题进行限定。
(实施方式1)
以下,利用图1以及图2说明实施方式1。
1-1.薄型显示装置的结构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薄型显示装置1的整体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型显示装置1为作为薄型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以下说明中的涉及位置或方向的用语的意思若无特别说明则为以下所述的意思。参照图1,“前表面”以及“背面”等用语以液晶显示面板3为基准。即,在液晶显示面板3的图像显示区域显示图像的一侧为“前表面”,其相反侧为“背面”。“上”、“下”以在薄型显示装置处于使用时的姿势时从前表面侧观察液晶显示面板3的方向为基准。
图1中,薄型显示装置1具备:作为平面型的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面板3;背光装置4;金属底架5;具有用于在液晶显示面板3显示图像的驱动电路、存储器等多个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8;散热构件6;热传导构件7;框体20。
图1的框体20具备前盖2和后盖9。在框体20收纳有液晶显示面板3、背光装置4、金属底架5、散热构件6、热传导构件7以及电路基板8。前盖2利用树脂、金属等材料构成并设置在薄型显示装置1的前表面侧,并具有开口部2a。后盖9利用塑料树脂、在表背贴附有高放射性陶瓷薄膜的金属、黑色等进行了铝阳极化处理的金属、涂布了炭黑的金属等材料来构成,并设置在薄型显示装置1的背面侧。上述金属例如为包含铝、铁等作为主成分的合金。
在图1所示,在背光装置4的背面配置有金属底架5,在金属底架5与电路基板8之间配置有用于使电路基板8具有的电子部件所产生的热散热的热传导构件7与散热构件6。在图1中,为了便于理解整体的构造而简化各要素的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0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卡校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PEPS系统的钥匙搜索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