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1450.6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8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森山诚一;寺泽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18 | 分类号: | B62D1/18;B62D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位置 调节 装置 | ||
1.一种转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向柱;
固定设置在该转向柱的一部分的被夹持部;
设置在该被夹持部的位移侧透孔;
转向轴,在该转向轴的后端部支撑着转向盘,而且,该转向轴旋转自如地支撑在上述转向柱的内径侧;
支撑托架,该支撑托架具有从宽度方向两侧夹住上述被夹持部的1对支撑板部,支撑在固定于车身的部分;
设置在上述1对支撑板部的相互匹配的部分的1对固定侧透孔;
沿宽度方向插通到上述1对固定侧透孔及上述位移侧透孔中的调节棒;
锚固部,该锚固部在该调节棒的一方的端部设置在从上述1对支撑板部中的一方的支撑板部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
推压部,该推压部在上述调节棒的另一方的端部设置在从上述1对支撑板部中的另一方的支撑板部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
对该推压部与上述锚固部的间隔进行扩大和缩小的扩缩机构,和
根据以上述调节棒为中心的转动使上述扩缩机构动作的调节杆,
上述1对固定侧透孔与上述位移侧透孔中的至少一方,成为沿上述转向盘的调节方向伸长的长孔,
在跟上述调节杆一同以上述调节棒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部分与固定在上述另一方的支撑板部上的部分之间设有减振器,该减振器至少对把上述调节杆朝能够进行上述转向盘的位置调节的方向的转动形成阻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减振器是相对于使全长伸缩的方向形成阻力的伸缩式减振器,该伸缩式减振器具备筒状的缸部,和减振器用活塞杆;该缸部在端头部具有开口,该减振器用活塞杆从该缸部的上述端头部开口自端头部直至中间部平缓地被插入到该缸部内;上述缸部的根端部,按照能以沿宽度方向配置的枢轴为中心进行摇动位移且能吸收上述扩缩机构的轴向尺寸变化的方式,支撑在跟上述调节杆一同以上述调节棒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部分与固定在上述另一方的支撑板部上的部分中的一方;上述减振器用活塞杆的端头部,按照能以沿宽度方向配置的枢轴为中心进行摇动位移,且能吸收上述扩缩机构的轴向尺寸变化的方式,支撑在跟上述调节杆一同以上述调节棒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部分与固定在上述另一方的支撑板部上的部分中的另一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减振器,是通过把第一滑动部件与第二滑动部件以能在轴向上进行滑动的方式组合而构成的、相对于使全长伸缩的方向形成阻力的伸缩式减振器,
上述第一滑动部件具备外径侧缸部、内径侧滑动部和第一安装部,该外径侧缸部为有底圆筒状,该内径侧滑动部在该外径侧缸部的中心部与该外径侧缸部同心地配置,由该内径侧滑动部的根端部与该外径侧缸部的根端部结合固定,该第一安装部结合固定在该外径侧缸部及该内径侧滑动部的根端部,
上述第二滑动部件具备内径侧缸部和第二安装部,该内径侧缸部为有底圆筒状,被插入到存在于上述外径侧缸部的内周面与上述内径侧滑动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圆筒状的缸空间内,该第二安装部结合固定在该内径侧缸部的根端部,
上述第一安装部,按照能以沿宽度方向配置的枢轴为中心进行摇动位移,且能吸收上述扩缩机构的轴向尺寸变化的方式,支撑在跟上述调节杆一同以上述调节棒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部分与固定在上述另一方的支撑板部上的部分中的一方;上述第二安装部,按照能以沿宽度方向配置的枢轴为中心进行摇动位移,且能吸收上述扩缩机构的轴向尺寸变化的方式,支撑在跟上述调节杆一同以上述调节棒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部分与固定在上述另一方的支撑板部上的部分中的另一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14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