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使用该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氨基甲酸酯发泡成型体复合物、以及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3011.9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1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H1/4374 | 分类号: | D04H1/4374;A47C7/20;B32B5/26;B32B27/36;B60N2/44;D04H1/435;D04H1/498;D04H3/0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成型 织造 层叠 使用 氨基甲酸酯 复合物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在致密层的至少一面具有增强层,
致密层为包含纤维直径为10~30μm的聚酯系长纤维,体积密度为0.1g/cm3以上,通过热风处理纤维彼此熔接的非织造布,
增强层为包含纤维直径为10~30μm的聚酯系短纤维的非织造布,
并且,所述致密层和所述增强层通过针刺而交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所述致密层不具有部分热压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压力差125Pa时的透气度为25cm3/cm2/sec以上且小于140cm3/cm2/se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致密层的聚酯系长纤维和/或增强层的聚酯系短纤维包括在截面上具有熔点不同的部分的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致密层的聚酯系长纤维包括含有2种以上的熔点不同的树脂的复合长纤维,构成所述复合长纤维的树脂的至少一种为聚酯系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增强层的聚酯系短纤维包括含有2种以上的熔点不同的树脂的复合短纤维,构成所述复合短纤维的树脂的至少一种为聚酯系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构成所述复合短纤维的至少一种树脂的熔点在110~190℃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致密层的目付在10~50g/m2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增强层的目付在40~150g/m2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的目付在50~200g/m2的范围内。
11.一种氨基甲酸酯发泡成型体复合物,其为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增强层和氨基甲酸酯发泡成型体一体化而形成的。
12.一种车辆用座椅,其为用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氨基甲酸酯发泡成型体复合物而制成的。
13.一种椅子,其为用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氨基甲酸酯发泡成型体复合物而制成的。
14.一种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
通过热风处理得到包含纤维直径为10~30μm的聚酯系长纤维,体积密度为0.1g/cm3以上的非织造布的工序,和
将所述非织造布与包含纤维直径为10~30μm的聚酯系短纤维的非织造布层叠,利用针刺进行交织处理的工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泡成型用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所述聚酯系长纤维包括含有2种以上的熔点不同的树脂的复合长纤维,构成所述复合长纤维的树脂的至少一种为聚酯系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30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