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构造体及其接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3100.3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5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河原弘志;杉田澄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13/14 | 分类号: | F16L13/14;B21D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构造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接合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构造体具有轴部件和薄壁圆筒部件,该薄壁圆筒部件的内周面与该轴部件的外周面嵌合,
所述薄壁圆筒部件具有:第1铆接部,其以轴向的中间部在径向上缩径的方式,沿着在所述轴部件的周面上设置的第1V字槽进行铆接;以及第2铆接部,其以端面向内径侧折入的方式,沿着在所述轴部件的周面上设置的第2V字槽进行铆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第2V字槽呈在轴向上不对称的截面形状,其收纳所述薄壁圆筒部件的端部侧的升起角大于与所述端部相反侧的升起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合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第2铆接部仅形成于所述薄壁圆筒部件的端面的周向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合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第2铆接部在所述薄壁圆筒部件的端面的周向上以相等间隔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合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件的材料和所述薄壁圆筒部件的材料由不同的金属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合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第2V字槽与所述薄壁圆筒部件的搭接量为所述薄壁圆筒部件的壁厚以下。
7.一种接合构造体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接合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以使轴部件的外周面和薄壁圆筒部件的内周面抵接的方式,使所述轴部件和所述薄壁圆筒部件嵌合;
第1铆接部形成工序,使所述薄壁圆筒部件的轴向的中间部沿径向缩径而形成沿着在所述轴部件的周面上设置的第1V字槽被铆接的第1铆接部;以及
第2铆接部形成工序,在所述薄壁圆筒部件覆盖第2V字槽的状态下,将所述薄壁圆筒部件的端面向内径侧折入而形成沿着在所述轴部件的周面上设置的第2V字槽被铆接的第2铆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合构造体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2铆接部形成工序中,仅在所述薄壁圆筒部件的端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第2铆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合构造体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2铆接部形成工序中,在所述薄壁圆筒部件的端面的周向上以相等间隔形成第2铆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31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圈旋转致动的持续喷雾泵机构
- 下一篇:具有非对称双轴承的齿轮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