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构造体及其接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3398.8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5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河原弘志;杉田澄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13/14 | 分类号: | F16L13/14;B21D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构造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合构造体及其接合方法,尤其涉及在转矩传感器中使用的基于轴部件与圆筒部件的铆接接合的接合构造体及其接合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接合构造体的现有技术可以举出专利文献1记载的转矩传感器,该转矩传感器将圆筒部件嵌合于实心轴或者空心轴等轴部件,并对该圆筒部件进行铆接来固定于所述轴部件。
专利文献1的转矩传感器如图13所示,在输出轴103端部的大径部103A外周面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轴向槽111、和在周向上相连续的周向槽122。
轴向槽111跨越大径部103A的两端部之间而形成,周向槽122形成于在固定圆筒部件110时该圆筒部件110的端部所在位置的附近。
在从圆筒部件110的内周面的下端部稍微埋入的位置形成多个半球状的突起113。突起113的个数及形成位置对应于轴向槽111,突起113的高度形成为与轴向槽111的深度大致相同。
在将圆筒部件110固定于大径部103A时,使突起113嵌合于轴向槽111来进行圆筒部件110相对于输出轴103的周向的定位,然后将圆筒部件110压入使其端部接近周向槽122,在该状态下将圆筒部件110端部向内侧铆接而咬入周向槽122中。
这样,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通过将设于圆筒部件的突起嵌合在设于轴部件的槽中,来防止旋转方向的错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48562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转矩传感器中,在如下(1)~(4)的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
(1)在预先将设于圆筒部件的突起嵌合于槽中的情况下,根据各部件的加工精度,存在产生嵌合部的间隙或突起的削掉这种问题的可能性。例如,在突起的内切直径大于槽底直径的组合中,存在沿旋转方向产生晃动的可能性。
(2)在通过塑性加工来设置突起的情况下,在突起的麓部由于回弹而产生塌边,有可能与槽肩部干涉。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将圆筒部件插入轴部件,圆筒部件的突起被削掉而产生污物,有可能成为问题的主因。
(3)在使圆筒部件的突起的顶点与槽底一致进行嵌合时,当突起与槽的接触仅在于槽底的一点的情况下,相对于旋转方向的刚性降低,对于诸如万一对圆筒部件施加外力的模式,有时将不能使旋转彻底停止。
(4)由于使突起内径与槽底进行嵌合,因而圆筒部件的装配精度有时受到突起内切直径的影响。例如,在通过塑性加工而设置的突起的内切直径与圆筒部件的同轴度不充分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圆筒部件相对于轴部件偏心。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适合将构成接合构造体的部件之间接合起来的接合构造体及其接合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接合构造体的一个实施方式具有轴部件和圆筒部件,该圆筒部件的内周面嵌合于该轴部件的外周面,
所述圆筒部件具有:多个第1铆接部,它们沿着在所述轴部件的轴向设置的多个轴向槽进行铆接;以及第2铆接部,其与所述轴向槽卡合,该第2铆接部以轴向的中间部在径向上缩径的方式,沿着在所述轴部件的周面上设置的周向槽进行铆接。
其中,所述接合构造体也可以是,第1铆接部形成为在所述圆筒部件的内周面上作为球形的突起而突出的形状。
并且,所述接合构造体也可以是,所述突起的轴向的顶点的位置被布置在所述周向槽的侧面侧的规定的范围内。
并且,所述接合构造体也可以是,第1铆接部的内切直径被设定成大于所述轴向槽的沿着周向的截面中的底部的曲率半径。
并且,所述接合构造体也可以是,所述周向槽的沿着轴向的截面形状为浴盆形状。
并且,接合构造体的接合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工序:
临时第1铆接部形成工序,在圆筒部件的内周面上形成多个突起,以便与设于轴部件的多个轴向槽卡合;
以使所述轴部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圆筒部件的内周面抵接、而且使在所述轴部件设置的多个轴向槽以及在所述轴部件的周面上设置的周向槽与所述圆筒部件的内周面的突起卡合的方式,使所述轴部件和所述圆筒部件嵌合;以及
铆接部形成工序,将所述临时第1铆接部的突起的轴向的顶点的位置布置在所述周向槽的侧面侧的规定的范围内,并沿着在所述轴部件的周面上设置的周向槽使所述圆筒部件沿径向缩径,由此同时形成第1铆接部和第2铆接部,该第2铆接部与该第1铆接部连接并沿着所述周向槽被铆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33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流式蒸汽发生器的给水配给设备
- 下一篇:压缩机、密封气体传输、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