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7097.2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4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内藤秀晴;好永成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8/00 | 分类号: | B60K8/00;B60K1/04;B60L11/18;H01M8/00;H01M8/04;H01M8/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燃料电池堆和用于将所述燃料电池堆搭载于车辆的前机箱的车辆侧框架的燃料电池车辆,所述燃料电池堆具有通过燃料气体与氧化剂气体的电化学反应而发电的燃料电池,并层叠有多个所述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例如,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具有发电单元(cell),该发电单元是在由高分子离子交换膜构成的电解质膜的两侧,通过隔板夹持分别配置阳极电极及阴极电极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MEA)。这种燃料电池通常是通过层叠规定数量的发电单元来作为车载用燃料电池堆加以使用。
在上述车载用燃料电池堆中,构成例如如日本特开2003-173790号公报(以下称为以往技术)所公开的车载用燃料电池系统。如图13所示,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搭载于车辆1的前机箱2的燃料电池堆3。燃料电池堆3沿铅垂方向层叠有多个燃料电池3a。
在前机箱2,在行进方向前方配设有散热器4,并在所述散热器4的后方与其接近地配设有离子交换器5a、空气过滤器5b、中间冷却器5c及增压器5d等辅机。而且,在燃料电池堆3的下方与其接近地配置有作为行驶马达的主马达6。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的以往技术中,在前机箱2内,与燃料电池堆3接近地配置各种辅机、散热器4。因此,希望在从外部对车辆1施加了冲击载荷时,能阻止这些设备类直接与燃料电池堆3抵接。因此,例如,考虑用强度较高的外罩包围燃料电池堆3,但这样设备整体变得大型化。
本发明是应对这种要求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燃料电池车辆:不需要使用强度较高的外罩覆盖燃料电池,能够用简单且经济的结构尽量阻止外部载荷直接作用于所述燃料电池,能够可靠地保护所述燃料电池。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车辆,该燃料电池车辆具备:燃料电池堆,其具有通过燃料气体与氧化剂气体的电化学反应而发电的燃料电池,且层叠有多个所述燃料电池;车辆侧框架,其用于将所述燃料电池堆搭载于车辆的前机箱。
在该燃料电池车辆中,设有缓和从外部施加的冲击并且比燃料电池堆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的冲击缓和机构。并且,燃料电池堆及冲击缓和机构具有在车辆俯视下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的部位,并且所述燃料电池堆的车辆前方向端部位于比所述冲击缓和机构的车辆前方向端部靠车辆后方向的位置,另一方面,所述燃料电池堆的车辆后方向端部位于比所述冲击缓和机构的车辆后方向端部靠车辆前方向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冲击缓和机构构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比燃料电池堆长,并且所述燃料电池堆在车辆俯视下配置于所述冲击缓和机构的范围内。因此,燃料电池堆在车辆前方向或车辆后方向不会从冲击缓和机构突出。
因此,在从车辆前后方向对燃料电池车辆施加有外部载荷时,能够由冲击缓和机构可靠地挡住所述外部载荷。由此,外部载荷不会直接施加于燃料电池堆。
因此,不需要使用强度较高的外罩覆盖燃料电池堆,能够用简单且经济的结构尽量阻止外部载荷直接作用于燃料电池,能够可靠地保护所述燃料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电池车辆的主要部分侧视说明图。
图2是所述燃料电池车辆的主要部分立体说明图。
图3是所述燃料电池车辆的主要部分俯视说明图。
图4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堆的燃料电池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5是所述燃料电池堆的辅机类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电池车辆的主要部分侧视说明图。
图7是所述燃料电池车辆的主要部分俯视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电池车辆的主要部分侧视说明图。
图9是所述燃料电池车辆的主要部分俯视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电池车辆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11是所述燃料电池车辆的主视说明图。
图12是所述燃料电池车辆的主要部分俯视说明图。
图13是以往技术所公开的车载用燃料电池系统的主要部分侧视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电池车辆10包括收纳于前机箱(所谓的电机室)12的燃料电池堆14和用于将所述燃料电池堆14搭载于所述前机箱12的车身框架(车辆侧框架)16。
在燃料电池堆14中,多个燃料电池18以竖立姿势沿与燃料电池车辆10的车长方向(箭头L方向)交叉的车宽方向(箭头H方向)层叠。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燃料电池18也可以沿燃料电池车辆10的高度方向(箭头T方向)层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70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电力可驱动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
- 下一篇:充气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