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聚酰胺微粒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8402.X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5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博;大坪孝彦;竹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3/14 | 分类号: | C08J3/14;C08L77/00;C08L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马妮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聚酰胺 微粒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复合聚酰胺微粒,其是由熔点或玻璃化温度大于100℃的聚酰胺(A1)和与所述聚酰胺(A1)不同的树脂(A2)形成的复合聚酰胺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聚酰胺微粒具有在以聚酰胺(A1)作为主要成分的基体中分散有多个域的分散结构,所述域的平均粒径为0.05~100μm且以树脂(A2)作为主要成分,所述复合聚酰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0.1~500μm且球度为80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聚酰胺微粒,其特征在于,树脂(A2)为选自与聚酰胺(A1)不同的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聚酯、聚酯弹性体、非晶聚芳酯、聚碳酸酯、聚醚砜、聚芳醚、聚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酮、聚醚醚酮及乙烯基系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聚酰胺微粒,其特征在于,将聚酰胺(A1)及树脂(A2)的溶解度参数分别设为δA1及δA2时,满足|δA1-δA2|≧0.1[(J/cm3)1/2]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聚酰胺微粒,其特征在于,树脂(A2)的含量相对于复合聚酰胺微粒整体为0.1~50体积%。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聚酰胺微粒,其中,粒径分布指数为1~3。
6.一种复合聚酰胺微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聚酰胺(A1)、与所述聚酰胺(A1)不同的树脂(A2)、和选自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及聚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树脂(B)溶解于有机溶剂并进行混合后相分离为以(A1)成分及(A2)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的溶液相和以(B)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的溶液相的体系中,在形成乳液后,使乳液接触(A1)成分的不良溶剂,使(A1)成分析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聚酰胺微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酰胺(A1)、树脂(A2)、树脂(B)的溶解度参数分别设为δA1、δA2、δB时,满足|δA1-δA2|≧0.1[(J/cm3)1/2]且|δB-δA1|≧1[(J/cm3)1/2]的关系,并且满足δB>δA1>δA2或δB<δA1<δA2的关系。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复合聚酰胺微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A2)为选自与聚酰胺(A1)不同的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聚酯、聚酯弹性体、聚碳酸酯、聚醚砜、聚芳醚、聚醚酰亚胺、非晶聚芳酯、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酮、聚醚醚酮及乙烯基系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聚酰胺微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为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3-二甲基-2-咪唑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84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旋风分离的溶剂脱沥青
- 下一篇:制备导电性聚合物的聚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