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板折叠装置及制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8532.3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3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名达光洋;波多野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印刷纸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3/36 | 分类号: | B31B3/36;B31B3/2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折叠 装置 制盒机 | ||
1.一种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带,沿输送方向输送搬运用薄板;
成形带,和将所述搬运用薄板的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折曲而形成的折曲面抵接,并折叠所述搬运用薄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
折叠杆,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设置,并且与折叠的所述搬运用薄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折曲面抵接并引导所述搬运用薄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
移动机构,使所述折叠杆沿宽度方向及铅垂方向移动;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调整所述折叠杆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具有:
上游侧支承机构,支承所述折叠杆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
下游侧支承机构,支承所述折叠杆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及
中央把持移动机构,把持所述上游侧支承机构与所述下游侧支承机构之间的所述折叠杆,使所述折叠杆沿宽度方向及铅垂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支承机构具有多个转动机构,并且通过所述多个转动机构将所述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支承为转动自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转动机构具有第1转动机构,所述第1转动机构将所述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支承为在规定的面内转动自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转动机构具有第2转动机构,所述第2转动机构将所述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支承为在与所述规定的面内正交的正交面内转动自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支承机构具备:
把持部件,把持所述折叠杆的上游侧端部;
所述第1转动机构,将所述把持部件支承为转动自如;
转轴,设有所述第1转动机构;
所述第2转动机构,将所述转轴支承为转动自如;及
支承轴,安装于设有所述第2转动机构的装置框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转动机构为安装于所述转轴的一对第1轴环,
所述把持部件设置于所述一对第1轴环之间,并且以通过所述一对第1轴环在所述转轴的轴向上限位的状态,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所述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转动机构为安装于所述支承轴的一对第2轴环,
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一对第2轴环之间,并且以通过所述一对第2轴环在所述支承轴的轴向上限位的状态,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所述支承轴。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把持移动机构具有多个转动机构,并且通过所述多个转动机构将所述折叠杆的中央部支承为转动自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转动机构具有第3转动机构,所述第3转动机构将所述折叠杆的中央部支承为在规定的面内转动自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转动机构具有第4转动机构,所述第4转动机构将所述折叠杆的中央部支承为在与所述规定的面内正交的正交面内转动自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把持移动机构具备:
把持部,设置于所述折叠杆;
连结部件,连结于所述把持部;
第3转动机构,将所述连结部件支承为转动自如;
第1转动部件,设有所述第3转动机构;
第4转动机构,将所述第1转动部件支承为转动自如;
第2转动部件,设有所述第4转动机构;
铅垂方向移动机构,使所述第2转动部件沿所述铅垂方向移动;及
宽度方向移动机构,使所述铅垂方向移动机构沿所述宽度方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薄板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沿着所述折叠杆的轴向设有多个,
所述连结部件连结所述多个把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印刷纸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三菱重工印刷纸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85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发送装置、电力接收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
- 下一篇:透镜成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