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可变阀定时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11222.7 | 申请日: | 2013-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6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盐泽健;伊藤博则;有贺健司;糸山浩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13/02 | 分类号: | F02D13/02;F01L1/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可变 定时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内燃机的可变阀定时控制装置,其具有:
可变阀定时机构,其具有与凸轮轴联动地旋转的第1转子、及与该第1转子同轴地配置并与曲轴联动地旋转的第2转子,该可变阀定时机构通过对应于运转状态而变更所述第1转子和所述第2转子的相对旋转相位,从而使内燃机阀的阀定时可变;以及
中间锁定机构,其能够进行将阀定时保持在规定的中间锁定位置处的中间锁定,
在该内燃机的可变阀定时控制装置中,
所述中间锁定机构具有:提前角侧中间位置保持构件,其与所述第1转子及所述第2转子卡合,对阀定时从所述中间锁定位置向提前角侧的移动进行限制;以及延迟角侧中间位置保持构件,其对阀定时从所述中间锁定位置向延迟角侧的移动进行限制,
在解除由所述中间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中间锁定的情况下,
在进行了下述第1中间锁定解除后,实施下述第2中间锁定解除,其中,
该第1中间锁定解除是将阀定时控制为与所述中间锁定位置相比位于提前角侧或者延迟角侧,而解除对与控制阀定时的方向相反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一个中间位置保持构件相对于所述第1转子及所述第2转子的卡合,
该第2中间锁定解除是向与在所述第1中间锁定解除中控制阀定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阀定时进行控制,解除另一个中间位置保持构件相对于所述第1转子及所述第2转子的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阀定时控制装置,其中,
在解除所述中间锁定时,相对于所述各中间位置保持构件,向解除所述中间锁定的方向作用施加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阀定时控制装置,其中,
使所述第2中间锁定解除时的阀定时的变化速度,比所述第1中间锁定解除时的阀定时的变化速度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阀定时控制装置,其中,
在由于运转状态变化而阀定时从所述中间锁定位置被切换时,在切换后的阀定时成为与所述中间锁定位置相比位于延迟角侧的阀定时的情况下,
利用所述第1中间锁定解除,将阀定时控制为与所述中间锁定位置相比位于提前角侧,
利用所述第2中间锁定解除,将阀定时控制为与所述中间锁定位置相比位于延迟角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阀定时控制装置,其中,
在由于运转状态变化而阀定时从所述中间锁定位置被切换时,在切换后的内燃机阀的阀定时成为与所述中间锁定位置相比位于提前角侧的阀定时的情况下,
利用所述第1中间锁定解除,将阀定时控制为与所述中间锁定位置相比位于延迟角侧,
利用所述第2中间锁定解除,将阀定时控制为与所述中间锁定位置相比位于提前角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阀定时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中间锁定的解除后,在将阀定时的目标值设为与所述中间锁定位置相比位于提前角侧或者延迟角侧的值时,在阀定时的检测值与阀定时的目标值的偏差较大的情况下,再次实施所述中间锁定的解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阀定时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2中间锁定解除时将阀定时向提前角侧或者延迟角侧控制的期间,设定为比在所述第1中间锁定解除时将阀定时向提前角侧或者延迟角侧控制的期间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12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