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的转向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2309.4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1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D·汉森;T·哈姆斯;A·赫本斯特雷特;H·基特勒;J·麦克;J·尼默勒;S·舒尔茨;M·施维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姆勒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84 | 分类号: | B62D1/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殷玲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汽车、特别是乘用车的纵向可调节的转向柱。
背景技术
举例而言,DE 10 2010 051 880A1已公开了这种纵向可调节的转向柱。其中,该转向柱的容置有转向轴的内管套以纵向可调节的方式容置在外管套中,该外管套又能以高度可调节的方式保持在可紧固于汽车的车身本体侧的转向操纵台上。该转向柱还包括夹紧装置,用于将内管套以可松开的方式保持在其调整后的相对外管套的纵向位置中。
采用这种可机械式调节的转向柱时,在夹紧装置松开后,即在内管套得到释放从而可相对外管套运动时,需要手动施加的调节力必须尽可能小,以便轻松地实现调节。另一方面,为使转向柱具备较高的刚度及固有频率,在夹紧装置闭锁后,需要利用该夹紧装置使得内管套与外管套之间所需的推入配合的刚性尽可能高。这样便产生以下技术冲突:一方面需要在夹紧装置松开时尽可能轻松地相对外管套对内管套进行调节,另一方面需要在夹紧装置闭锁时使得内管套相对外管套的固定具有尽可能高的刚性。
此外,在将转向柱构建为两个管套均用于吸收事故相关碰撞能量,且可用结构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上述问题会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的解决方案,例如DE 103 43 685A1所公开的在两个管套之间设有用于公差补偿的注塑部分的方案,并不适用。
最后,DE 197 07 067C1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转向柱单元,其中,采用一具有槽口的管套。该槽口用于抗扭转,从而将该管套以位置精确的方式固设在转向操纵台的侧面上的紧固位置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篇所述类型的转向柱,其中,所述内管套既能轻松地相对所述外管套受到纵向调节,又能受到刚性固定。
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包括权利要求1的特征。本发明的包含优选和非平凡改进方案在内的有利技术方案由其余的从属权利要求给出。
为提供开篇所述类型的包含一内管套的转向柱,该内管套既能轻松地相对所述外管套受到调节以实现纵向调节,又能以刚性特别高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外管套上以实现具有较高刚度及固有频率的转向柱,根据本发明,所述外管套至少在一纵向区域上具有凹口,因而该外管套的空心横截面可借助所述夹紧装置而发生变化。换言之,根据本发明,为所述外管套的空心横截面至少在部分长度上设置例如形式为纵缝的凹口,使得能根据是要对所述内管套进行纵向调节还是进行固设而利用所述夹紧装置以简单的方式将该外管套的空心横截面增大或减小。
通过设置这种凹口,一方面能在夹紧装置松开的情况下将所述外管套的横截面相应扩展,从而轻松地相对所述外管套轴向移动所述内管套。另一方面,能够利用所述夹紧装置以简单的方式将所述空心横截面减小至某种程度,从而极为可靠地相对所述外管套将所述内管套刚性固定在其调整后的纵向位置中。这样便能整体上实现具有较高刚度和固有频率的转向柱。
另一有利实施方式是,所述凹口构建为朝向所述外管套的方向盘侧开口。借助所述外管套的这种凹口,能利用所述夹紧装置以特别简单的方式改变该外管套的空心横截面的直径,从而既能实现极为便捷的纵向调节,又能相对所述外管套以刚性极高的方式将所述内管套固定。
根据上述方案,本发明的另一有利技术方案是,所述凹口至少大致构建为沿所述外管套的轴向延伸的缝隙。就制造方面而言,这种缝隙特别易于制造。
进一步有利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楔装置。特别是在所述转向柱必须能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情况下,利用这种夹紧楔装置能够特别可靠地相对所述外管套将所述内管套固定。
另一有利实施方式是,在所述夹紧装置的夹紧元件与所述外管套之间设有力传递元件,尤其是夹板。这种夹板或类似的力传递元件的优势在于,其能以简单的方式具有更大的夹紧面,从而在夹紧时将相应的夹紧力一直传递到外管套上。
根据上述方案,本发明的另一有利技术方案是,所述力传递元件通过贯穿所述外管套的传动连接装置与所述内管套运动耦联。在所述内管套相对所述外管套受到调节,或者在事故相关施力的作用下所述内管套被伸缩式地推向所述外管套时,利用该传动连接装置能够以特别简单的方式使得所述力传递元件——尤其是所述夹板——随所述内管套运动。其中,所述传动连接装置优选以形状接合和/或材料接合的方式实施,因为这样便能为所述力传递元件与所述内管套建立特别可靠的连接。
另一有利实施方式是,在所述外管套中留出用于所述传动连接装置的长孔。其中,该长孔可以构建为例如所述传动连接装置的导引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姆勒股份公司,未经戴姆勒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23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