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酶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3506.6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0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塚田理志;多岛真由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 ||
1.一种酶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酶电极包含电极以及与所述电极接触且含有氧化还原酶、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和导电性颗粒的检测层,
通过所述检测层中的直接电子转移,在所述酶与所述电极间进行电子授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电极,其中,所述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为聚苯胺磺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酶具有包含细胞色素的亚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酶具有包含细胞色素的结构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酶为至少由催化亚单元和包含细胞色素的亚单元构成的寡聚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酶为至少由催化结构域和包含细胞色素的结构域构成的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亚单元包含吡咯并喹啉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结构域包含吡咯并喹啉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颗粒含有碳。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酶电极,其中,所述聚苯胺磺酸的浓度为0.01~2%。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10所述的酶电极,其中,所述聚苯胺磺酸的官能团为羟基或磺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酶电极,其中,所述酶电极中,耐热性得到了提高。
13.一种生物传感器,其具备酶电极,所述酶电极包含电极以及与所述电极接触且含有氧化还原酶、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和导电性颗粒的检测层,通过所述检测层中的直接电子转移在所述酶与所述电极间进行电子授受。
14.一种电子设备,其包含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生物传感器。
15.一种装置,其包含酶电极以及将通过所述酶电极中的酶反应产生的电流供给至负荷的供给部,所述酶电极包含电极以及与所述电极接触且含有氧化还原酶、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和导电性颗粒的检测层,通过所述检测层中的直接电子转移在所述酶与所述电极间进行电子授受。
16.一种电子设备,其包含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
17.一种酶电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电极上形成含有氧化还原酶、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和导电性颗粒且通过直接电子转移在所述酶与所述电极间进行电子授受的检测层。
18.一种试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氧化还原酶、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和导电性颗粒,并且使耐热性提高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日本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35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