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简化转向柱固定的仪表板横梁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6388.4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6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E·朱利奥;J·特尔萨奇;J·M·阿帕萨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福尔西亚内饰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B62D1/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马文斐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化 转向 固定 仪表板 横梁 | ||
本发明要求于2012年6月7日递交的序列号为1255345的法国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内容(文本、附图和权利要求)整体并入本文引做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装配在车辆上、尤其是机动车辆上的横梁的大体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固定在车辆车身上相对于行驶方向横向以能够固定所述车辆的仪表板以及如通风设备、转向柱、保险丝盒、手套箱等各种附件的横梁的大体领域。
背景技术
已知这种横梁通常包括由钢管形成的横向杆,所述横向杆在两个固定凸缘之间延伸,所述固定凸缘能够将所述横向杆紧固在车辆车身上,且所述横向杆还通常由支持在车辆底板上的中央力柱支撑。
尽管已知的横梁通常是令人满意的,尤其是所述横梁提供实用且坚固的底座,所述底座对于固定许多附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所述横梁有时具有一些缺点。
事实上,尤其例如通过文件EP-1193161已知通过在形成横向杆的管道的下部添加且焊接一个或多个槽类的金属底板来实现在横梁和转向柱之间的分界面,所述底板向保持所述转向柱的凸缘提供装载点。
然而,实施相对牢固的多个金属件的这种配置的体积相对较大,且相对沉重,这尤其对于车辆的载客量、或者所述车辆的重量是不利的,因此增加了燃料消耗和污染气体排放。
另外,这种结构布置要求延伸的焊缝,所述延伸的焊缝有时需要在较难到达的区域中实施,以确保稳定且均衡地固定底板,这延长了制造时间且增加了原材料的消耗和车辆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新颖的用于车辆的仪表板横梁,所述仪表板横梁在结构坚固且能够有效地保持转向柱的同时具有较轻且紧凑的结构,易于制造且在车辆中实施。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造仪表板横梁的新颖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得到较轻且紧凑的横梁,具有高生产率和低成本。
借助一种用于车辆的仪表板横梁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横梁包括横向杆,所述横向杆沿母轴YY′延伸且具有在所述母轴两侧的前表面和相对的后表面,所述前表面用于朝向车辆车厢内部定向,所述后表面用于朝向车辆车身的壁板定向,所述横向杆设置有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适用于能够将转向柱固定在所述横向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在母轴YY′的两侧至少被分成一方面为第一前悬挂构件,所述第一前悬挂构件抵靠横向杆的前表面以提供用于转向柱的第一前装载点,以及另一方面为第二后悬挂构件,所述第二后悬挂构件抵靠所述横向杆的后表面以提供用于所述转向柱的第二后装载点,所述第二后装载点与第一前装载点间隔距离,配置所述悬挂构件以具有在横向杆之下、在围绕母轴YY′且包括在第一前装载点和第二后装载点之间的角度区域中的角度范围的中断部。
有利地,通过使用至多部分覆盖包括在装载点之间的角度区域的悬挂构件,即相对于已知的底板具有较小尺寸的悬挂构件,符合本发明的配置能够在横向杆的两侧分布用于确保转向柱的固定、更具体地确保转向柱的悬挂的装载点,在所述已知的底板中,到目前为止,不间断的相同固定表面相反地盖住在装载点之间的横向杆的整个下部,如同穿越和阻塞整个对应的角度区域的实心桥。
因此,本发明能够通过延伸较少的、因此体积较小且较轻的零件实施在横梁和转向柱之间的固定分界面,所述零件需要较少的原材料以用于制造和被固定在横向杆上,而所述零件的配置和分布仍然能够为转向柱提供稳定且坚实的基底。
另外,围绕横向杆下部的悬挂构件的角度范围的中断部能够直接在所述横向杆下方、在装载点之间设置没有材料的间隙角度区域,所述悬挂构件不占据所述间隙区域,所述间隙区域有利地提供能够进行转向柱的非常紧密的固定操作的自由空间,该转向柱因此能够极接近地横穿过所述横向杆而没有无用的额外厚度余量,以能够得到尤其在高度上特别紧凑的组装。
有利地,即使减小了转向柱接收装置的体积和质量,所述转向柱的布置和固定根据相对传统和简洁的方法仍然易于执行。
为此,要注意的是能够用符合本发明的较轻的零件来得到装载点的已知的且经过试验的标准布局示意图,这保证了带有已知的现有固定系统的本发明目标方案的潜在适应性和互换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福尔西亚内饰工业公司;,未经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福尔西亚内饰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63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