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悬架装置、使用该装置的汽车以及转向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8349.8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7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影山雄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3/20 | 分类号: | B60G3/20;B62D5/04;B62D6/00;B62D101/00;B62D113/00;B62D1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悬架 装置 使用 汽车 以及 转向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车身进行悬挂的车辆用悬架装置、使用该车辆用悬架装置的汽车以及转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在车辆用的悬架装置中,利用转向主销轴线的设定,而实现目标悬架性能。
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公开有通过设为如下连杆配置,从而使操纵性·稳定性提高,即在轴托架的车轴的下侧以及上侧,在同一点彼此支撑由2根I型的臂构成的上臂以及下臂,而对构成转向主销的上下枢轴点在转向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动作进行抑制。
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在轴托架的车轴的下侧以及上侧,设置由彼此相交叉的2根臂构成的下横拉杆和共用2根臂的以连杆轴承支撑的上横拉杆,将下横拉杆的2根臂连结的交点所表示的假想下枢轴点、和上横拉杆的连杆轴承的中心所表示的上枢轴点的转向主销轴线,以负倾角延长,与路面的接地点位于转向轮的车宽方向内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60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9/062823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然而,在车辆的行驶中进行转向的情况下,在与行驶速度对应的横向力输入至轮胎接地点时,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未考虑该横向力造成的影响。此外,在转弯时进行制动的情况下,除了横向力还向车轮作用车辆前后方向的力(朝向后方的力)时,也需要考虑该前后力所波及到的连杆的变化。
另外,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那样,在利用2根臂构成下横拉杆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设为使2根臂相交叉的交叉连杆构造,从而将两者的交点作为假想枢轴点。此时,通常,磨胎半径变大,转向主销倾角变小,所以能够使转向时的齿条轴向力减小。
但是,由于下连杆的假想枢轴点由于转向而逐渐变化,所以转向时难以得到期望的磨胎半径、转向主销倾角。尤其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转向主销轴线在从车辆的前方侧观察时,上方经过转向轮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下方成为作为转向轮的车宽方向内侧的转向主销倾角,所以在使转向轮进行转向时,轮胎接地面积较小,车辆的稳定极限较低。
但是,下连杆的假想枢轴点由于转向而逐渐变化,所以在转向时难以得到期望的磨胎半径、转向主销倾角。
本发明的课题为,在车辆用悬架装置中,对设为交叉连杆构造的下臂在转向时的磨胎半径以及转向主销倾角的变化进行抑制。
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用悬架装置具有:轴托架,其具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撑转向轮的车轴;第1下连杆部件以及第2下连杆部件,它们在所述车轴的下侧,分别将车身侧支撑部和所述轴托架连结;以及第1上连杆部件以及第2上连杆部件,它们在所述车轴的上侧,分别将车身侧支撑部和所述轴托架连结。并且,所述第1下连杆部件和所述第2下连杆部件彼此相交叉,且成为下述的下连杆构造,即,使由俯视时的两者的交点所表示的假想下枢轴点,在所述转向轮从直行行驶状态时进行转向时,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向前方移动,所述第1上连杆部件和所述第2上连杆部件成为下述的上连杆构造,即,使由俯视时的假想上枢轴点,在所述转向轮从直行行驶状态时进行转向时,至少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的成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下连杆构造成为使第1下连杆部件以及第2下连杆部件相交叉的结构,从而第1下连杆部件以及第2下连杆部件的交点成为假想下枢轴点。该假想下枢轴点在车轮的转向时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因此,通过利用第1上连杆部件以及第2上连杆部件构成上连杆构造,且成为使假想上枢轴点在转向时至少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的成分的结构,从而能够抑制磨胎半径以及转向主销倾角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汽车1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示意地示出悬架装置1B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3是示意地示出悬架装置1B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示意地示出悬架装置1B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5是示意地示出悬架装置1B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示意地示出悬架装置1B的下连杆结构的(a)局部俯视图(左前轮)以及(b)示出轮胎接地面(右前轮)的图。
图7是示出悬架装置1B的结构的示意图,(a)是示出上连杆结构的示意图,(b)是示出下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转向时的齿条行程和齿条轴向力的关系的图。
图9是示出转向时的轮胎接地面中心的轨迹的图。
图10是在将转向主销倾角和磨胎半径作为轴的座标中,示出齿条轴向力的分布的一个例子的等值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83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急制动
- 下一篇:用于重型货车的驱动轴的轮胎的胎面和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