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座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9234.0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7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大久保拓也;川岛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B60N2/48;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装置的改进,在该车辆用座椅装置中,利用重物和将该重物支撑成能够振动的弹性部件构成动态阻尼器,并使所述弹性部件保持于在车辆中设置的座椅的框架或者垫部件。
背景技术
这样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被公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429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座椅装置中,在重物的外周一体成形有弹性部件。但是,在弹性部件成形时,需要将重物保持在成形腔的规定位置的定位单元,弹性部件的成形装置变得复杂,很难将弹性部件的成形成本降低,并且,在重物的定位精度低的情况下,由于弹性部件的壁厚不固定,因此弹性部件的弹簧常数会发生变化,动态阻尼器的减振性能变得不稳定。并且,在弹性部件成形后,从其外观上也无法确认重物是否保持在弹性部件的规定位置。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所述车辆用座椅装置:能够利用弹性部件简单地支撑重物,能够低价地具备动态阻尼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利用重物和弹性部件构成动态阻尼器,所述弹性部件将该重物支撑成能够振动,所述弹性部件保持于在车辆中设置的座椅的框架或者垫部件,所述车辆用座椅装置的第一特征在于,所述重物形成为多面体,另一方面,所述弹性部件形成为片状,利用该片状弹性部件来覆盖并支撑所述重物。
在本发明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弹性部件形成为:利用该片状弹性部件将所述重物卷起而使该片状弹性部件的两端部彼此不重叠地对置。
并且,在本发明第二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弹性部件的两端部在所述重物的面上彼此对置。
并且,在本发明第三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重物的与所述片状弹性部件接触的棱线部带有圆度。
并且,在本发明第三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弹性部件的两端部在所述重物的与落座者相反侧的面彼此对置。
并且,在本发明第一至第五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弹性部件的两端部粘接于所述重物。
并且,在本发明第一至第六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在于,在被支撑于所述座椅的框架或者垫部件的阻尼器壳内容纳有所述重物和覆盖该重物的所述片状弹性部件。
并且,在本发明第七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八特征在于,在被支撑于所述座椅的垫部件的阻尼器壳内容纳所述重物和覆盖该重物的所述片状弹性部件,该片状弹性部件比所述垫部件质地柔软。
并且,在本发明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九特征在于,为了调节所述片状弹性部件的弹簧常数,在该片状弹性部件设置了不包覆所述重物的非包覆区域。
并且,在本发明第九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十特征在于,利用包覆所述重物的一端部的第一弹性部分和包覆该重物的另一端部的第二弹性部分构成所述片状弹性部件,并且所述非包覆区域设置在这些第一弹性部分和第二弹性部分之间。
并且,在本发明第九或者第十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在于,所述重物形成为多边形,并且所述阻尼器室形成为与所述重物相似的多边形,利用所述片状弹性部件包覆所述重物的一端周缘部和另一端周缘部。
并且,在本发明第九至第十一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十二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弹性部件沿着所述重物的外表面配设成层状。
并且,在本发明第十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十三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分和第二弹性部分形成为分别套装于所述重物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的帽状。
并且,在本发明第十或者第十三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十四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分和第二弹性部分形成为相同形状,以便能够彼此互换。
并且,在本发明第一至第七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十五特征在于,所述重物形成为扁平的六面体,另一方面,利用与所述重物的朝向扁平方向的第一面对应的方形的中央部和从该中央部的周围伸出的四块片材构成所述片状弹性部件,使该中央部与所述重物的所述第一面重叠,并使四块片材分别向内侧弯折而在所述重物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使所述四块片材的端部彼此对置。另外,所述重物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分别对应于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重物15的前表面15f和后表面15r。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9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 下一篇:驱动系统和车辆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