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效胰岛素缀合物的液体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9653.4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9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林亨奎;金贤煜;洪性熙;金玟永;裴城敏;权世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美药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8/26;A61K38/28;A61K4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陆惠中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效 胰岛素 缀合物 液体 制剂 | ||
本发明涉及长效胰岛素缀合物的液体制剂,其包括药学有效量的长效胰岛素缀合物,其中生理活性肽是胰岛素,与免疫球蛋白Fc区连接;和不含白蛋白的稳定剂,其中稳定剂包括缓冲剂、糖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等渗剂,和制备所述制剂的方法。为防止多次使用中的微生物污染,可将防腐剂加入制剂。本发明的液体制剂不包括人血清白蛋白和对机体潜在有害的要素,因此其具有杰出的胰岛素缀合物储存稳定性,且无病毒感染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效胰岛素缀合物的液体制剂,其包括药学有效量的长效胰岛素缀合物,其中胰岛素,作为一种生理活性肽,与免疫球蛋白Fc区连接;和不含白蛋白的稳定剂,其中稳定剂包括缓冲剂、糖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等渗剂,和制备该制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具有约5,800Da的分子量的肽。胰岛素由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并且在控制机体血糖水平方面具有中心作用。如果胰岛素分泌量缺乏或分泌的胰岛素不在机体内正常起作用,则血糖水平将升高,导致代谢疾病——其被称为糖尿病。当胰岛素不被正常分泌或不在机体内正常起作用,则无法调控血糖水平,并且这种类型的糖尿病被称为II型糖尿病。在胰腺不产生足以调控血糖水平增加的胰岛素时导致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通常用主要由化学复合物组成的口服降血糖剂治疗,而在一些情况下,通过使用胰岛素来治疗患者。同时,I型糖尿病需要给予胰岛素。
当前应用的胰岛素治疗是在餐前和餐后注射胰岛素。然而,这种胰岛素注射应连续不断地一日三次进行,这导致患者严重疼痛或不适。已进行很多尝试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其中之一是通过增加肽药物的生物膜渗透性,将肽药物通过口服或鼻部吸入递送到机体中。然而,与注射相比,这种方法对于递送肽到机体中具有明显低效率。因此,保持体内肽药物活性处于所需水平方面还存在很多限制。
同时,另一递送药物的方法是通过延迟皮下注射大量药物后的药物吸收,从而通过进行一日仅一次注射保持血液中持续的药物水平。其中一些药物(例如,Lantus Sanofi-aventis)被批准作为药物,并且当前被给予患者。此外,已进行研究,以通过如下延长体内持久性:通过用脂肪酸修饰胰岛素而使胰岛素缀合物中的键更强,和使胰岛素在给予部位与白蛋白和血液结合——这导致Levemir(NovoNordisk)的研发,其被批准作为药物。然而,这些方法具有引起注射部位处疼痛的副作用,并且每日注射对于患者仍是过度负担。
同时,已经不断地尝试最大化肽药物的治疗效果——通过提高其在血液中的稳定性和在肽药物吸收到机体中后长时间保持血液中的高药物水平。肽药物的长效制剂应促进肽药物的稳定性增加,而且保持药物本身足够高的滴定度,而不诱发患者的免疫应答。关于肽药物长效制剂的制备,具有高溶解度的聚合物,如聚乙二醇(PEG),已被用于化学修饰肽药物的表面。
PEG结合于特定位点,或非特异性结合于目标肽的不同位点,并且增加肽分子量,从而防止肾中肽损失和肽水解,而不引起副作用。例如,国际专利公开WO2006/076471公开,通过将PEG连接于B型利钠肽(BNP),BNP的生物活性可被保持,该B型利钠肽通过结合于NPR-A激活cGMP的产生并降低动脉内血压,从而有效作为治疗剂用于充血性心脏衰竭。同样,US6,924,264描述了通过将PEG连接于毒蜥外泌肽(exendin)-4的赖氨酸残基增加毒蜥外泌肽-4的体内持久性的方法。然而,虽然这些方法可通过增加PEG分子量延长肽药物的体内持久性,但肽药物的滴定度随PEG分子量增加而减少。
作为另一增加生理活性蛋白质的体内稳定性的方法,已研发出制备融合蛋白的方法。在此方法中,通过基因重组连接具有高血清稳定性的蛋白质的基因和生理活性蛋白质的基因,并培养用该重组基因转化的动物细胞,产生融合蛋白。例如,已报告可通过基因重组连接高效增加蛋白质稳定性的白蛋白或其片段与期望的生理活性蛋白质来制备融合蛋白(国际专利公开号WO 93/15199和WO93/15200,和欧洲专利公开号EP 413,6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美药品株式会社,未经韩美药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9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