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分子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1216.6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1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俊郎;今井健太;今井恭子;今井一成;柳至;柳川善光;安藤正彦;板桥直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G01N27/02 | 分类号: | G01N27/02;G01N27/00;G01N33/543;G01N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曾贤伟,曹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分子 检测 方法 装置 以及 分析 设备 | ||
1.一种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检测对象的生物分子与表面上具有针对所述生物分子的第一抗体的电荷保持体、以及表面上具有针对所述生物分子的第二抗体的电荷保持体进行反应,形成对一个生物分子结合了两个电荷保持体的二聚体,
使用在第一平面上具有对置的两个电极,并且具有从所述第一平面贯通到其他平面的孔隙的基板,
使含有所述二聚体和二聚体以外的反应物的反应液通过所述基板的孔隙在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其他平面间移动,
在所述反应液通过孔隙时测量所述两个电极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测量出的电流变化量来对通过了所述孔隙的二聚体的个数进行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在第一平面上具有绝缘膜、控制栅极、源极、漏极以及通道,是通过所述控制栅极给所述通道带来电场效应的电场效应晶体管,
所述孔隙被配置在所述控制栅极中面向所述通道侧的侧面与所述通道中面向所述控制栅极侧的侧面附近之间,
使所述反应液通过所述孔隙,
通过测量从所述源极流向所述漏极的电流的变化,检测所述电荷保持体的二聚体,评价所述生物分子的存在量。
3.一种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配置在第1溶液槽和第2溶液槽之间的设备,所述设备在基板上具有源极、漏极、通道、控制栅极以及孔隙,
将含有二聚体的试样溶液导入所述第1溶液槽,所述二聚体是使检测对象的生物分子与表面上具有针对所述生物分子的第一抗体的电荷保持体、以及表面上具有针对所述生物分子的第二抗体的电荷保持体进行反应而得到的对一个生物分子结合了两个电荷保持体的二聚体,
检测由于含有所述二聚体和二聚体以外的反应物的反应液通过所述孔隙而在所述源极和漏极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测量出的电流变化量来对通过了所述孔隙的二聚体的个数进行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隙的直径比所述电荷保持体的直径大,且为该电荷保持体的直径的2倍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荷保持体是磁微粒子、高分子微粒子、蛋白质、核酸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12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个体的结核感染状态
- 下一篇:摄像透镜镜筒及其动作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