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冷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3523.8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3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阿誉;长谷波大辅;安部井淳;鬼头佑辅;鸟越荣一;长泽聪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B60H1/32;F28D20/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2年8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183201,通过参考将其公开内容引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制冷循环装置中使用的蓄冷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作为蓄冷热交换器,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蓄冷热交换器,在该蓄冷热交换器中,在内部具有冷媒通路的冷媒管、促进空气与冷媒的热交换的翅片、以及在内部填充有蓄冷材料的蓄冷材料容器按照翅片、冷媒管、蓄冷材料容器、冷媒管、翅片的顺序排列配置。即,在该蓄冷热交换器中,与蓄冷材料容器相接的冷媒管的、多个冷媒管的排列方向上的一侧是蓄冷材料的配置位置,另一侧是空气通路。
另外,在该蓄冷热交换器中,在全部冷媒管中,相邻的冷媒管的冷媒管间距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冷媒管间距是从一个冷媒管的中心到另一个冷媒管的中心的距离。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1250号公报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人的研究,在以往的蓄冷热交换器中,与蓄冷材料容器相接的全部冷媒管均为,多个冷媒管的排列方向上的一侧是蓄冷材料的配置位置,另一侧是空气通路,因此,在蓄冷时,冷媒所具有的热量向空气侧与蓄冷材料侧移动。因此,蓄冷时间可能增长。对于所述的以往的蓄冷热交换器,迫切期望蓄冷时间的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缩短蓄冷时间的蓄冷热交换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蓄冷热交换器具备:多个冷媒管,其各自在内部具有冷媒通路,且之间具有多个间隙而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配置;以及蓄冷材料,其配置于多个间隙中的至少一个间隙内。多个间隙中的至少另一个间隙成为空气通路,蓄冷材料配置于连续排列的两个以上的间隙。
根据第一方式,存在多个冷媒管的排列方向上的两侧成为蓄冷材料的配置位置的冷媒管。因此,在该冷媒管中,在蓄冷时,冷能不会从冷媒朝向空气侧移动,故而与冷媒管的两侧相邻位置的一方是空气通路的情况比较,能够增大从冷媒朝向蓄冷材料供给的冷能量。由此,能够缩短蓄冷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蓄冷热交换器具备:多个冷媒管,其各自在内部具有冷媒通路,且之间具有多个间隙而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配置;以及蓄冷材料,其配置于多个间隙中的至少一个间隙内。多个间隙中的至少另一个间隙成为空气通路,在将从多个冷媒管中的一个冷媒管的中心到多个冷媒管中的另一个冷媒管的中心的距离定义为冷媒管间距时,之间存在蓄冷材料的相邻的冷媒管的冷媒管间距比之间存在空气通路的相邻的冷媒管的冷媒管间距小。
根据第二方式,与全部冷媒管中的冷媒管间距相同的蓄冷热交换器比较,从冷媒管的外表面到蓄冷材料的中心的距离缩短,从冷媒朝向蓄冷材料的冷能移动距离缩短。由此,能够缩短蓄冷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蓄冷热交换器具备:多个冷媒管,其各自在内部具有冷媒通路,且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配置;以及蓄冷材料,其配置在相邻的冷媒管之间。在将从多个冷媒管中的一个冷媒管的中心到多个冷媒管中的另一个冷媒管的中心的距离定义为冷媒管间距时,多个冷媒管具有:多个第一冷媒管,其以第一冷媒管间距配置;以及一个以上的第二冷媒管,其配置在相邻的一对第一冷媒管之间,以比第一冷媒管间距小的第二冷媒管间距配置。另外的相邻的一对第一冷媒管之间的空间成为空气通路。蓄冷材料配置在第二冷媒管与位于第二冷媒管的旁边的两个冷媒管之间,第二冷媒管位于蓄冷材料之间。
在配置于相邻的第一冷媒管之间的第二冷媒管是一个的情况下,位于第二冷媒管的两侧相邻位置的两个冷媒管是第一冷媒管,在配置于相邻的第一冷媒管之间的第二冷媒管是两个以上的情况下,位于第二冷媒管的两侧相邻位置的两个冷媒管是第一冷媒管或第二冷媒管。
在第三方式中,由于第二冷媒管在其两侧配置有蓄冷材料,因此在蓄冷时,冷能不会从冷媒朝向空气侧移动。由此,与冷媒管仅由第一、第二冷媒管中的第一冷媒管构成,在第一冷媒管的一侧配置蓄冷材料且另一侧为空气通路的蓄冷热交换器比较,能够增大从冷媒朝向蓄冷材料供给的供给冷能量。
另外,在第三方式中,在相邻的第一冷媒管之间配置有第二冷媒管,并且在第二冷媒管与位于其两侧相邻位置的冷媒管之间配置有蓄冷材料。因此,与冷媒管仅由第一、第二冷媒管中的第一冷媒管构成,蓄冷材料配置于第一冷媒管之间的蓄冷热交换器比较,从冷媒管的外表面到蓄冷材料的中心的距离缩短,从冷媒朝向蓄冷材料的冷能移动距离缩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3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作装置
- 下一篇:废弃物处理方法及废弃物焚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