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5262.3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3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真一;原田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M11/02 | 分类号: | F01M11/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 ||
在内燃机(1)中,第一油室(222a)包括被设置在油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上的弯曲表面部分(224a),和被设置在下游侧上的倾斜表面部分(224b)。发动机(1)被构造成使得油从上部油通路(211a‑211c)滴落到第一油室(222a)的上游侧上的弯曲表面部分(224a)和下游侧上的倾斜表面部分(224b)。在上游侧上的弯曲表面部分(224a)具有向下凸起的弯曲形状,并且在下游侧上的倾斜表面部分(224b)具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倾斜的斜坡形状。在弯曲表面部分(224a)的切线Q‑R变成水平方向之前,在上游侧上的弯曲表面部分(224a)的弯曲形状被连接到倾斜表面部分(224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包含回油空间的气缸体的内燃机,在该回油空间中,被设置在气缸盖中并且用于使油回流到油盘的多个回油通路在气缸盖中汇合在一起。
背景技术
已知包括包含回油空间的气缸体的内燃机,在该回油空间中,设置在气缸盖中的多个回油通路汇合在一起(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207816(JP 2001-207816A))。
在上述JP2001-207816中公开的内燃机包括气缸体、被布置在气缸体的顶部上的气缸盖和被布置在气缸体的底部上的油盘。气缸体包括四个气缸孔。水套被设置在四个气缸孔的外周上,使得该水套包围四个气缸孔。五个回油通路被设置在水套的外部,使得这五个回油通路以预定的距离隔开。这些回油通路被形成为使得它们沿着气缸孔的轴向方向延伸。
在五个回油通路中,被布置在气缸体的最远端处的回油通路被连接到旁通槽,在旁通槽中,油在气缸孔的列方向上流动。从气缸盖滴落的油滴落至气缸体中的旁通槽和回油通路。
为了实现内燃机的增加的输出,油冷却性能必须根据输出的增加而提高。此外,为了提高冷却性能,有必要在回油空间中确保充分的油流速,以使气缸体中的油与水套之间的热交换加速。
然而,关于上面的JP2001-207816中公开的内燃机,尚未提及或建议确保气缸体的回油通路(回油空间)中的油流速。因此,认为,JP2001-207816的内燃机不能实现对油与水套之间的热交换的充分加速。因此,存在不能确保充分的冷却性能的可能性。特别地,在从气缸盖滴落的油的多个流在气缸体的回油通路(回油空间)中汇合在一起的情况下,油流速有时可能在汇合部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该内燃机防止油流速在油流入回油空间中的汇合部处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内燃机包括:气缸盖,在所述气缸盖中,多个回油通路沿着多个气缸孔的列方向设置;和气缸体,所述气缸体被布置在所述气缸盖的下方,并且所述气缸体具有:(i)回油空间,所述回油空间与所述气缸盖中的所述回油通路连通;和(ii)排油通路,所述排油通路在所述气缸孔的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排油通路与所述回油空间连通,以便将所述回油空间中的油排至油盘。所述回油空间包括第一倾斜部分和第二倾斜部分,所述第一倾斜部分被设置在油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上,并且所述第二倾斜部分被设置在下游侧上,使得,在回油空间中,来自回油通道的油滴落至在上游侧上的第一倾斜部分和在下游侧上的第二倾斜部分。此外,在内燃机中,在上游侧上的第一倾斜部分具有向下凸起的弯曲形状,并且在下游侧上的第二倾斜部分具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倾斜的斜坡形状。在第一倾斜部分的切线变成水平方向之前,在上游侧上的第一倾斜部分的弯曲形状被连接到在下游侧上的第二倾斜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52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