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内电机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1723.8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4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爱子;山本宪;山本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D1/10;B60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驱动 装置 | ||
1.一种轮内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于车轮(3)的内侧空间部分的电动机(A);和
经由减速器(B)与该电动机(A)连结的轮毂(C),
所述减速器(B)为配置在电动机(A)的车外侧的平行齿轮减速器,所述平行齿轮减速器具有与电动机(A)的输出齿轮啮合的分配轴齿轮(8)和与该分配轴齿轮(8)啮合的输出齿轮(9),该平行齿轮减速器的输出齿轮(9)的齿轮轴(9a)被双支承地支承于机壳(11),在被双支承地支承的该平行齿轮减速器的输出齿轮(9)的齿轮轴(9a)的内径侧形成有与轮毂(C)的输出轴(13)花键结合的花键孔(9b),该花键孔(9b)位于与所述平行齿轮减速器的输出齿轮(9)在径向重叠的位置,所述分配轴齿轮(8)具有与电动机(A)的输出齿轮啮合的大径齿轮(8a)和与所述平行齿轮减速器的输出齿轮(9)啮合的小径齿轮(8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内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将所述平行齿轮减速器的输出齿轮(9)的齿轮轴(9a)双支承地支承的车外侧的轴承(15)和车内侧的轴承(14),车外侧的轴承(15)为负荷容量比车内侧的轴承(14)大的轴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内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动机(A)与平行齿轮减速器之间设置有在一个面安装电动机(A)且在另一个面安装平行齿轮减速器的中间板(5),在该中间板(5)设置有对所述平行齿轮减速器的输出齿轮(9)的齿轮轴(9a)进行支承的车内侧的轴承(14)。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内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轮毂(C)的内径面花键结合的输出轴(13)的花键部(13b)和与所述平行齿轮减速器的输出齿轮(9)的花键孔(9b)花键结合的输出轴(13)的花键部(13a)之间,形成有扭转强度最弱的小径部(13d)。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内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与所述输出轴(13)花键结合的轮毂(C)的内侧部件(16)通过螺纹结合的螺母(19)固定在输出轴(13)的车外侧的前端部,在该内侧部件(16)的外径侧设置多列轮毂轴承(17),在所述输出轴(13)设置与该轮毂轴承(17)的内圈(23)的车内侧的端面抵接的预负荷用凸缘(13c),借助于所述螺母(19)的紧固经由输出轴(13)的预负荷用凸缘(13c)对轮毂轴承(17)的内圈(23)施加预负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内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轴(13)的比预负荷用凸缘(13c)更靠车内侧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小径部(13d)。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内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毂(C)的外侧部件(18)与所述平行齿轮减速器的机壳(11)形成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内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行齿轮减速器的构成齿轮由烧结材料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17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