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灌溉管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4674.3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7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P.埃伯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生机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溉 | ||
1.一种用于灌溉地面的灌溉管(1),所述灌溉管由具有热塑性塑料的材料制成,所述灌溉管具有设置在灌溉管(1)上的、用于输入灌溉用水的进水口(3),所述灌溉管还具有大量在灌溉管的周向上分布的灌溉孔(2),所述灌溉孔设置用于将输入灌溉管(1)中的灌溉用水受控地向地面排放,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孔(2)利用激光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管(1),其特征在于,在预定的管区段中,每单位长度的灌溉管(1)内的灌溉孔(2)的平均水流通面积沿灌溉用水的流动方向(F)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溉管(1),其特征在于,在预定管区段中,每单位长度的灌溉管(1)内的灌溉孔(2)的平均数量和/或平均直径沿灌溉用水的流动方向(F)增加。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灌溉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塑料是聚烃烯、优选是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或共聚物。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灌溉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孔的直径小于50μm、优选小于30μm。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灌溉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孔(2)具有孔环(4),所述孔环相对于灌溉管(1)的外周面(5)向外突出。
7.一种用于制备用来灌溉地面的灌溉管(1)的方法,其中,所述灌溉管(1)的材料(12)具有热塑性塑料,其中,为了在预定位置上构成灌溉孔(2),利用激光装置(16)的激光对所述灌溉管的材料进行打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材料(12)的打孔这样进行,从而使灌溉孔(2)的直径小于50μm、优选小于30μ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激光装置的激光对所述材料在预定位置上进行打孔,从而使得在预定管区段中每单位长度的构成的灌溉管的灌溉孔(2)的平均水流通面积沿灌溉用水的流动方向增加。
10.根据权利要求中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构成灌溉孔而借助激光装置的激光在预定位置上对材料(12)打孔,所述预定位置是借助计算单元根据在待制备的灌溉管(1)上所设置的灌溉水压和/或待制备的灌溉管的管长度而被确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a)提供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材料作为材料幅(12),
b)将所述材料幅(12)向具有激光器和激光控制器的激光装置(16)输入,
c)利用激光装置(16)的激光对输入的材料幅(12)打孔,以便在材料幅(12)的预定位置上构成灌溉孔(2),和
d)将已打孔的材料幅(12)向管装置(18)输入,借助所述管装置将已打孔的材料幅(12)圆柱形地成型,并且使所述已打孔的材料幅(12)的纵向边缘接合,以便构成具有经激光穿孔的灌溉孔(2)的灌溉管(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幅(12)在步骤c)的打孔之前或之后借助切割装置(17)沿纵向被切割成多个材料幅带,其中,每个材料幅带通过管装置(18)圆柱形地成型,并且将材料幅带的纵向边缘接合,以便在步骤d)中使每个材料幅带分别构成具有经激光穿孔的灌溉孔(2)的灌溉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幅或材料幅带在纵向边缘上通过焊接纵向边缘而接合成管。
14.一种用于制备用来灌溉地面的灌溉管(1)的设备(10),所述设备被配置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设备具有配备激光器和激光控制器的激光装置(16),所述激光装置被配置用于对灌溉管的材料(12)打孔,用来在预定位置上构成灌溉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具有计算单元,所述计算单元配置用于根据在待制备的灌溉管上设置的灌溉水压和/或待制备的灌溉管的管长度来确定预定位置,为了构成灌溉孔而借助激光装置的激光对所述材料(12)在所述预定位置上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生机两合公司,未经水生机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46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