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灌溉管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4674.3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7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P.埃伯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生机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灌溉地面的灌溉管以及用于制造这种灌溉管的方法和设备。
这种也被称为雾化灌溉管或滴灌管类型的灌溉管在现有技术中是充分已知的。这种类型的灌溉管具有以均匀间距相间隔的孔,注入管中的灌溉用水从所述孔排放到预定的位置,以便这样灌溉在该灌溉管周围的土地。当这种类型的灌溉管埋置在地表下时,在此就形成了关键的优点,即该灌溉用水直接抵达所需的位置,并且不像布置在地表上的灌溉系统一样由于阳光照射而使大量的灌溉用水蒸发。
由文献DE 698 00 409 T2已知一种由塑料、例如由聚乙烯制成的灌溉管,所述灌溉管具有以均匀间距相间隔的孔,所述孔与管内部的滴流装置形成连接。灌溉用水通过各个孔的滴流装置向外输送,以便这样灌溉与各个孔周围邻近的地面。
这种类型灌溉管的巨大弊端在于,这种类型的灌溉管在生产上成本极高,这使该灌溉管最终售价昂贵,并由此使得该灌溉管在必须大面积施行灌溉的农业上的使用存有经济方面的疑虑。
另一弊端在于,所述灌溉管一开始必须加载极高的水压,由此使该灌溉管在其整个长度上都能从所设置的孔中放出灌溉用水。由于在农业中使用的水源接头和存在于该处的相对较低的标准水压,必须在这种灌溉管中设有提高灌溉系统的水压的设备。此外,如果要灌溉较长的距离或者说较大的面积,并为此所使用的灌溉管极长,就必须在所铺设的灌溉管内部以均匀间距设置这种设备,由此使灌溉用水能一直被输送至灌溉管的末端。
在农业中,这么高技术的应用仅用于灌溉系统中是低效的,而且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中的灌溉系统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此外还已知的是,由橡胶颗粒制造灌溉管,则该灌溉管具有较高多孔性的表面结构。基于该多孔状的表面结构,在管中以极高水压被输送的灌溉用水可以溢出或者说渗出,由此为灌溉管的临近周围提供水。这种由橡胶颗粒制成的灌溉管例如由文献DE 10 2009 033 793 A1已知。
在此具有的弊端在于,由橡胶颗粒材料制成的灌溉管的制造成本极高,因为每米灌溉管需要特别大量的橡胶颗粒。此外,灌溉管为了满足其要求必须被加载极高的压力,这最终又必须使用水压增高设备。即使利用这种由橡胶颗粒制成的灌溉管,最终也无法实现在经济上和生态上都适合的灌溉系统。
由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灌溉管,利用该灌溉管能避免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弊端,并且实现灌溉技术被高效的应用。此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灌溉管的改进的方法和改进的设备,利用所述方法能成本低廉地且利用较低花费制造灌溉管。
所述技术问题是通过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以及权利要求7的技术特征以及权利要求14的技术特征解决的。
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了由具有热塑性塑料的材料制成的、用于灌溉地面的灌溉管,所述灌溉管具有设在灌溉管上的用于导入灌溉用水的进水口并具有大量在灌溉管的周向上分布的灌溉孔,所述灌溉孔被配置用于受控地将灌溉管所输送的灌溉用水向地面排放。灌溉孔在此借助激光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灌溉管由此由具有热塑性塑料、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的材料制成。在灌溉管的周向上设有若干较小的灌溉孔,所述灌溉孔能将在灌溉管中经进水口导入的灌溉用水受控地向周围排放。
根据本发明规定,灌溉孔通过激光制成。这具有的优点在于,灌溉孔能非常简单且成本低廉地构成,因为激光在热塑性塑料中能非常迅速且精确地制造所需的灌溉孔。此外,通过使用热塑性塑料还能降低整体的材料费用,因为这种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更加廉价而且易于加工。
此外,利用激光还能制造极小的灌溉孔,由此能更好地且目标准确地控制排水。由此可以在导入灌溉用水时使用较低的水压,并且提高管的有效长度,从而不再需要水压增高设备。在使用这种灌溉技术时,无论生态上还是经济上的效益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使用热塑性塑料时能非常迅速且符合目的地制造最小的灌溉孔、例如小于50μm、优选小于30μm的灌溉孔。
要被灌溉的地面在本发明的范畴中可以例如是农业用地、园圃地面或私人园圃场地、例如草坪。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预定的管区段中,单位长度的灌溉管的灌溉孔的平均水流通面积沿灌溉用水的流动方向不断增大。
这样,例如在该管区段起始处的平均水流通面积小于在管区段末端处的平均水流通面积,由此实现了灌溉用水的均匀排放。
由此得到了多种优点,其中包括大面积的有效灌溉。由此,一方面可以通过灌溉孔的不断增大的平均水流通面积实现在整个管区段的长度上的均匀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生机两合公司,未经水生机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4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