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5069.8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5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平岛利行;本间志郎;永原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1F1/10 | 分类号: | B61F1/10;B61D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道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能够保护客室以免受到来自于冲击的影响的车身的铁道车辆。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具备能够在较大的外力施加于端构体上时保护客室的车身结构的铁道车辆。在该车身结构中,在车身底架的端部通过可压碎区域(crushable zone)设置有端梁,端构体与该端梁接合。在可压碎区域上设置有从端梁的中央部向安装有转向架的枕梁突出的滑动中梁,该滑动中梁处于被设置于枕梁侧的引导中梁引导的状态且通过保险(fuse)构件与引导中梁接合。而且,在枕梁(以及引导中梁)的端面上安装有冲击吸收构件的一端部,该冲击吸收构件的另一端部面向滑动中梁(以及端梁)。根据这样的车身结构,在超过规定载荷的载荷作用于端构体上时,保险构件断裂并滑动中梁被引导中梁引导,端构体向车身后方移动,该载重被冲击吸收构件所吸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57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车身结构中,与底架的侧梁的梢端部连接且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梁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上被分断,滑动中梁通过该分断部分向车身长度方向内侧的区域进入得较深,此外在枕梁与滑动中梁之间配置有冲击吸收构件。于是,在吸收冲击时,滑动中梁在底架的与客室对应的区域内进行动作,设置于枕梁的冲击吸收构件被破坏,因此变形容易波及客室。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车身的保护客室的性能。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铁道车辆的车身具备底架、和设置于所述底架的能量吸收体;所述底架具有在所述底架的车身长度方向的端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端梁、在与所述第一端梁相比靠近车身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上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端梁、和连接所述第一端梁与所述第二端梁的滑动中梁;所述滑动中梁具有与所述第一端梁侧连接的第一梁构件、与所述第二端梁侧连接的第二梁构件、和将所述第一梁构件与所述第二梁构件结合的结合构件;所述结合构件在超过规定载荷的冲击载荷作用于其上时断裂,从而使所述第一梁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梁构件滑动;所述能量吸收体以吸收因从所述第一端梁向第二端梁传递的冲击载荷而产生的能量的形式设置于所述底架;所述滑动中梁以及所述能量吸收体配置在所述第一端梁与所述第二端梁之间的区域。
根据上述结构,连接第一端梁与第二端梁的滑动中梁具有与第一端梁侧连接的第一梁构件、和与第二端梁侧连接的第二梁构件,滑动中梁以及能量吸收体配置在第一端梁与第二端梁之间的区域。于是,即使在吸收冲击时第一梁构件相对于第二梁构件滑动而能量吸收体被破坏,由于滑动中梁以及能量吸收体局限在第一端梁与第二端梁之间的区域,因此变形也不容易波及客室。尤其是,在第一端梁与第二端梁之间的区域设置有通过台、卫生间、各种设备等,因此可以减少冲击对客室产生的影响。因此,可以改善车身的保护客室的性能。
发明效果:
由以上说明可明确,根据本发明可以改善车身的保护客室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铁道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铁道车辆的车身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铁道车辆的车身的底架以及能量吸收体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图3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图4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的能量吸收体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形态的铁道车辆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9是图8的IX-IX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形态。
(第一实施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5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盖吸嘴
- 下一篇:用于环绕地运输物品的运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