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油通路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5218.0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6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持田浩明;远山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M1/06 | 分类号: | F01M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通路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油通路构造。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的缸体等发动机主体上,形成除了需要润滑的轴承部分及滑动部分之外,还向油压驱动设备等的需要供给油的部位供给油的油通道(参照专利文献1)。这样的油通道在缸体铸造时通过铸造一体地铸造形成,或者,通过钻孔加工等机械加工而形成。另外,在缸体前后的壁面开口的不使用的开口端部被插塞而闭塞。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4-270478号公报
但是,在如上述那样地在铸造时利用铸造或利用机械加工形成油通道的情况下,由于设备上的制约而难以制造,或需要高额的设备投资。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缸体等发动机主体的壁面安装油通道用的罩,在该罩与发动机主体的壁面之间形成油通道是有效的。但是,这样设置罩的部位通常为,缸体的前端部附近的、设置驱动凸轮轴等的链条系统部件(链条、链条张紧器、链条导向件等)的部位,由于布局的限制严格,故而具有设置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设立的。即,在本发明中,在内燃机的发动机主体的壁面安装罩,在该罩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壁面之间形成发动机油流通的油通道。在所述罩上安装链条张紧器等需要供给油的链条系统部件,并且形成将所述油通道内的所述发动机油向链条系统部件供给的油供给口。
根据本发明,在用于在与发动机主体的壁面之间形成油通道的通道用的罩上安装链条张紧器等的链条系统部件,故而能够经由罩的油供给口从油通道向链条系统部件直接供给发动机油,油通路构造被简略化,并且与将罩和链条系统部件分体设置的情况相比,空间效率优良,部件布局的自由度高,故而能够大幅提高车辆搭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下侧看到的适用了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油通路构造的缸体的立体图;
图2是从前方看到的上述实施例的缸体的正面图;
图3是从斜上侧看到的上述实施例的缸体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缸体的沿图2的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缸体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
图6是表示在上述实施例的缸体上安装有罩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7是表示在上述实施例的缸体安装有罩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上述罩的背面侧(A)及表面侧(B)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基于正时链的曲柄轴-凸轮轴的动力传递系的一例的构成图;
图10是表示适用了参考例的油通路构造的缸体的剖面图;
图11是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油通路构造的构成图;
图12是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油通路构造的构成图;
图13是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油通路构造的构成图;
图14是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油通路构造的构成图;
图15是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油通路构造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图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1~图5以单体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内燃机的缸体10。如该图所示,该缸体10用于V型六缸内燃机,通过铝合金或铸铁等金属材料铸造,在左右的各隔堤,沿着气缸列方向(曲柄轴方向)分别配设有三个缸孔11。
在缸体10前侧的壁面12的周缘部设有安装前罩(省略图示)的凸缘部13,在该凸缘部13形成有将前罩联接固定的罩用螺栓插通的多个螺栓孔14。另外,在缸体10的后方配置自动变速器或液力变矩器。
在前罩与缸体10前侧的壁面12之间,如图9示例地,除了正时链15之外,还配设链条导向件16及链条张紧器17等。正时链15如公知地,卷挂在安装于曲柄轴18前端的曲柄链轮19和安装在驱动进气排气阀的凸轮轴20的前端的凸轮链轮21上,将曲柄轴18的旋转以1/2的速度向凸轮轴20传递。另外,基于正时链15的动力传递构造不限于此,例如在图1~图8所示的第1实施例中,使用两条正时链15分别地驱动两条凸轮轴20,相对于各正时链15分泵设有链条张紧器17A、17B。
参照图1~图5及图7,在该缸体10上,作为发动机油流通的油通道的一部分而形成有主通道23。该主通道23在铸造缸体10时一体地形成,沿着缸体10的曲柄轴方向(气缸列方向)贯通形成,其两端的开口部24、24A(参照图4等)在缸体10前侧的壁面12及后侧的壁面12A开口。主通道23后端的开口部24A被未图示的插塞闭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5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配管连结功能的集装箱单元型发动机发电装置
- 下一篇:家具的滑动门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