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二咖啡酰奎宁酸类饮料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8311.5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3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雄;盐屋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23F5/24 | 分类号: | A23F5/24;A23L1/22;A23L1/2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咖啡 奎宁 饮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二咖啡酰奎宁酸类饮料。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由于健康意志的高涨,绿原酸类产生的抗氧化作用或者血压降低作用等生理作用受到关注(专利文献1)。作为含绿原酸类的代表性饮料,例如有焙煎咖啡饮料。焙煎咖啡饮料具有来自焙煎咖啡豆的芳香的香味、浓郁味、适度的涩味等,嗜好性高,但是苦味强,因此在持续摄取上容易存在障碍。
在此,作为降低焙煎咖啡饮料的苦味的技术,例如,提出有添加选自L-鸟氨酸盐酸盐、D,L-丙氨酸、L-缬氨酸、甘氨酸中的1种以上的氨基酸的方法(专利文献2)。
另外,报告有异绿原酸具有如金属般的收敛味的后味,并且通过以甘露糖为主体的寡糖类能够改善该后味(专利文献3)。
另一方面,报告有碱性氨基酸以及酸性氨基酸抑制含生咖啡豆提取物的酸性饮料的浑浊(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特开2002-879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0-1484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9-16549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12-11032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Molecular Pharmacology,October,1996,Vol.50,no.4,P.846-855
(非专利文献2)Kaffee und Tee Markt,1982,32(21),P.3-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二咖啡酰奎宁酸的饮料,其中含有以下成分(A)和(B):
(A)二咖啡酰奎宁酸类0.02~0.18质量%、以及
(B)L-精氨酸0.1~1.0质量%,
并且成分(A)和成分(B)的含量质量比[(B)/(A)]为2~18。
本发明另外还提供一种含有L-精氨酸作为有效成分的二咖啡酰奎宁酸类的涩味抑制剂。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在含有二咖啡酰奎宁酸类的组合物中配合L-精氨酸的二咖啡酰奎宁酸类的涩味抑制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还提供一种L-精氨酸的用于抑制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涩味的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已知绿原酸类的生理效果被绿原酸类中的二咖啡酰奎宁酸类提高(非专利文献1)。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富含于生咖啡豆中,如果焙煎生咖啡豆则分解(非专利文献2)。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发挥绿原酸类的生理效果,利用生咖啡豆的提取物有利。
因此,本发明者们为了利用生咖啡豆提取物来开发富含二咖啡酰奎宁酸类饮料而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产生了在焙煎咖啡豆提取物中不存在的新的问题,即,来自二咖啡酰奎宁酸类的涩味强。
本发明涉及富含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并且涩味被抑制了的含二咖啡酰奎宁酸类饮料。
本发明者们发现通过在二咖啡酰奎宁酸类中含有特定的氨基酸,并且将饮料中的二咖啡酰奎宁酸类以及特定的氨基酸的各浓度、以及特定的氨基酸相对于该二咖啡酰奎宁酸类的含量比例控制在特定范围内,从而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通过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涩味被抑制的含咖啡酰奎宁酸类饮料。本发明的含二咖啡酰奎宁酸类饮料富含对生理作用的发挥有效的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并且风味良好能够持续摄取,因此,能够充分期待由二咖啡酰奎宁酸类产生的生理作用。
另外,通过本发明,可以提供二咖啡酰奎宁酸类的涩味抑制剂以及涩味抑制方法。
本发明的含二咖啡酰奎宁酸类饮料以0.02~0.18质量%的高浓度含有(A)二咖啡酰奎宁酸类,从涩味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1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2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0.10质量%以下,另外,从生理活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0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4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0.05质量%以上。从兼顾涩味和生理效果的观点出发,饮料中(A)二咖啡酰奎宁酸类的含量优选为0.03~0.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4~0.12质量%,更加优选为0.05~0.10质量%。
在此,在本说明书中“二咖啡酰奎宁酸类”是指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以及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统称,在本发明中可以含有上述3种中的至少1种。另外,二咖啡酰奎宁酸类的含量基于上述3种的合计量来定义的。另外,二咖啡酰奎宁酸类也被称为异绿原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8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质容器包装食品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低密度涂布动物褥草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