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2779.1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1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诚治;迫田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F04D29/38;F04D29/66;F24F1/3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吕晓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空调 装置 室外 冷却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单元。
背景技术
至今为止作为降低了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单元的噪音的技术,已知以下这样的技术。例如,提出了如下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一种车辆用热交换模块,在矩形形状的热交换器的下游侧设置风扇单元,风扇单元包括具有喇叭口和环状开口部的护罩、配设置于环状开口部内的螺旋桨式风扇以及驱动该螺旋桨式风扇使其旋转的风扇马达,其中,风扇单元被设为马达输入为规定水平以下的单风扇结构的单元,在螺旋桨式风扇中,在叶片的根部侧的压力面和负压面这两面,分别沿着周向在半径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竖立设置有两组小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具备如上所述的结构,从而能够抑制空气流的剥离以及由于剥离了的流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半径方向上转向而引起的流动的紊流,能够抑制空气动力性能的恶化以及噪音的增大。
另外,作为降低了螺旋桨式风扇的噪音的技术,已知以下这样的技术。例如,提出了如下的轴流风扇:“一种轴流风扇,其在形成圆筒状的毂部的外周设置多片叶片而成,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叶片确定为如下的形状,并且使该叶片为前掠翼,将连结旋转中心线与叶片的根部的中点的直线和连结旋转中心线与叶片的外周缘的中点的直线所成的前掠角设定为20°以上且40°以下的范围:所述形状为,沿着从旋转中心线经过与所述毂部接触的叶片的根部沿径向延伸的任意的面的截面,在任一部分中都朝向外周部侧弯曲,并且使其外周部指向送风方向,且使其水平角度随着朝向外周部侧而逐渐变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螺旋桨式风扇具备如上所述的结构,从而进一步实现送风噪音的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5106号公报(说明书摘要、图2)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071973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图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以往存在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单元,其具有:壳体,其具有吹出部和吸入部,该吹出部形成于顶面部,该吸入部形成于该吹出部的两侧,且其吸入面随着从所述吹出部侧朝向外侧而向下侧(基座部侧)倾斜;一对热交换器,其与这些吸入部相向配置;螺旋桨式风扇,其具有绕轴心旋转的毂和配设于所述毂的外周部的多片叶片,并以向上方吹出空气的方式配置于壳体内的吹出部的下方;以及马达,其驱动该螺旋桨式风扇使其旋转。
这样构成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单元形成为,吸入面的法线与螺旋桨式风扇的轴心(换言之,成为壳体的下表面部的基座部的法线)所成的角为锐角。也就是说,这样构成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单元形成为,壳体的内部的空气从热交换器到螺旋桨式风扇为止的流动为横向剖视大致日文片假名“レ”字状,空气从热交换器到被吸入螺旋桨式风扇为止的弯曲量大。因此,这样构成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单元存在如下的问题:因为在壳体内流动的空气的流动阻力大,并且形成于叶片的外周端部的翼端涡流不稳定,所以噪音增大。
在此,在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车辆用热交换模块中,尽管有抑制螺旋桨式风扇的空气流动的紊流的效果,但对于减轻如上所述的从热交换器到被吸入螺旋桨式风扇的气流的弯曲量来降低流动阻力,以及对于翼端涡流的稳定化,全然未作考虑。因此,即使在如上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单元中采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也不能说与以往相比实现了充分的低噪音化。
另外,在如专利文献2所示的螺旋桨式风扇中,尽管有抑制空气的流动的紊流的效果,但对于减轻如上所述的从热交换器到被吸入螺旋桨式风扇的气流的弯曲量来降低流动阻力,以及对于翼端涡流的稳定化,全然未作考虑。因此,即使在如上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单元中采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也不能说与以往相比实现了充分的低噪音化。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实现充分的低噪音化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2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狭长通气口的安全气囊
- 下一篇:车辆用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