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用旋转电机的转子保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5593.1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2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健;井上正哉;尾岛宏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5/16 | 分类号: | H02K1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金红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旋转 电机 转子 保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所使用的旋转电机的转子保持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安装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旋转电机中,有时采用在转子轴套部的内部将离合器等其他零部件一体化的结构,此时,转子轴套部因外壳的内周部所保持的支承而成为悬臂式结构。因此,有时转子铁心的外周面和定子铁心的内周面被永磁体的磁力所吸引,从而转子与定子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偏移,在之后的安装离合器等其他零部件的工序中产生问题。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提出了如下组装方法:使用辅助性夹具,利用螺栓对定子外壳及转子轴套部进行安装,对转子铁心和定子铁心之间的空隙进行调整。(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747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旋转电机中,由于固定有定子的外壳部分是开口的,因此需要制备支承整个外壳部分的大型辅助夹具。此外,需要设置用于固定到辅助夹具的螺栓插入用的多个螺钉孔,从而具有使外壳、转子轴套部的加工工时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提供了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保持结构,该旋转电机的转子保持结构无需使用大型的夹具,而能以简单的结构在确保定子铁心内周和转子铁心外周之间的间隙的状态下,将转子保持在外壳内部,此外,能在稳定的状态下将其他零部件安装到转子轴套部内侧。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混合动力车辆用旋转电机的转子保持结构中,旋转电机包括固定于外壳的定子、和与该定子隔着规定的间隔相对配置的转子,该混合动力车辆用旋转电机的转子保持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经由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外壳的转子轴套部、以及安装于该转子轴套部的转子铁心和永磁体,
在所述外壳及所述转子轴套部的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多个贯通孔,并且分别将支承构件插入所述贯通孔,从而对转子轴套部进行保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无需使用大型的夹具就能保持转子相对于定子的位置,并能容易地进行将零部件安装到转子轴套部内侧的组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简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旋转电机的简要结构的展开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旋转电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其他主要部分结构的展开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中的旋转电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简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7中的旋转电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图7中的旋转电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展开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简要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简要结构的展开立体图。
图1、图2中,旋转电机构成为包括定子1和与该定子1隔着规定的间隙相对配置的转子2。定子1具有由层叠钢板构成的定子铁心11,该定子铁心11被压入并固定到安装于外壳3的环状的框架4的内周。
转子2构成为包括:由层叠钢板形成的转子铁心21、以及配置于该转子铁心21内部的永磁体22。转子铁心21被压入并固定于转子轴套部23的外周侧,该转子轴套部23经由轴承5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外壳3。并且,转子轴套部23固定于和发动机轴、变速器的离合器相连结的转轴24,其中部分也安装有解算仪转子(resolver rotor)25。另一方面,与该解算仪转子25保持规定间隙相对的外壳3上安装有解算仪定子12,通过检测解算仪转子25的旋转角度而将其应用于装置的旋转控制等中。通过线束7从外部向定子1供电,通过产生旋转磁场来旋转驱动转子2,从而输出转矩。
在上述那样的具有定子1和转子2的结构的旋转电机中,转子轴套部23被轴承5所支承从而是悬臂支承,因此转子轴套部23可能会因为永磁体22的吸附力而产生倾倒,在转子轴套部23的内侧配置有离合器等变速关联零部件的情况下,会产生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5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夯实机
- 下一篇:预紧轴承正弦曲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