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铰链机构的筷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6024.9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2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胡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泽明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A47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铰链 机构 筷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筷子,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用于连接两个筷子部件的铰链机构的筷子。
背景技术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于进食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图1和图2显示了一种传统的筷子,包括杆状的上筷子部件10和杆状的下筷子部件20。上筷子部件的头部18和下筷子部件的头部28用来夹取食物。两个筷子部件的尾部19和29分别与头部18和头部28相对。与拇指相接触的上筷子部件和下筷子部件的表面称为前面11,21(见图1);处于顶侧的表面称为顶面12,22;与前面相对的表面称为背面13,23(见图2);并且处于底侧的表面称为底面(未示出)。拇指的靠近前臂桡骨方向的一侧称为拇指的桡侧33,而拇指的靠近前臂尺骨方向的一侧称为拇指的尺侧34。容易理解,对于具有不是正方形或矩形的其他剖面的筷子来说,可以类似地认为这些筷子也具有如上所述的表面。
图1显示了正确的持筷状态。在正确握持筷子时,无名指的第一指节61支承下筷子部件的背侧,食指的第三指节43的基部48(及其以下位置)接触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并且拇指的第二指节32按压下筷子部件的前面。因此,通过这三个部位可以稳固地夹持住下筷子部件20,使其不能相对于手运动。相反,上筷子部件10是可动的。食指的第一指节41和中指的第一指节51一起夹持着上筷子部件,允许上下运动,使得上筷子部件10可以朝向下筷子部件20打开和闭合,从而实现了夹取食物的功能。食指的第三指节43接触上筷子部件的背侧。拇指的第一指节31按压上筷子部件的前面。拇指的两个指节31,32不应相对于下筷子部件而发生运动。
目前,为了以更稳定的方式来握持筷子,一些筷子具有用于连接上筷子部件和下筷子部件的铰链机构。在图3中可看到这样的例子。具体地,如图3所示,下筷子元件20设有铰链,该铰链由从下筷子部件20垂直地延伸的柱体121以及位于柱体121的顶侧的铰链头(即,C形元件122)组成。上筷子部件10设有铰链孔92,其为通孔,但是具有设置在其中的枢轴(未示出),该枢轴的纵向轴线垂直于上筷子部件10的纵向轴线。在组装好的状态下,上筷子部件10的枢轴被接收在C形元件122的内腔123中,从而C形元件122可以绕枢轴转动。通过这种方式,使得两个筷子部件彼此连接,但是仍然能够相对于彼此打开和闭合。因此,能够以更稳定的方式握持筷子。
但是,这种结构中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方面,铰链孔92减小了上筷子部件10(其本身已然相当的薄)的前壁部91和背壁部93的厚度。另一方面,C形元件122的厚度也受到铰链孔92的尺寸的不良限制,从而使得C形元件122不能被设计成大的尺寸。上筷子部件10的薄的壁部91,93和薄的C形元件122一起形成了脆性结构。
而且,在使用中,两个筷子部件形成杠杆,因此施加在铰链上的转矩将很大。当错误地使用筷子(特别是被小孩使用)时,该转矩甚至会更大。在这种情况下,脆性铰链很容易破损。破损的部分潜在地加剧了吞咽和哽塞伤害的风险,并且会导致儿童窒息和死亡,还会导致儿童及成人生病。而且,裂口可能产生损伤儿童和成人身体(例如使用者的皮肤和眼睛)的危险点和尖锐边缘。因此,其在许多国家都难以通过安全法规所要求的转矩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铰链机构的筷子,其可以促进正确的筷子握姿并仍然具有足够的强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筷子,包括下筷子部件、上筷子部件以及连接所述下筷子部件和所述上筷子部件的铰链机构。所述铰链机构包括构造在所述下筷子部件上的铰链和构造在所述上筷子部件中的铰链孔,所述铰链孔的开口构造在所述上筷子部件的底面上。所述铰链包括设有内腔并且能穿过所述铰链孔的开口而被接收在所述铰链孔内的铰链头,并且所述铰链孔设有可被接收在所述内腔中的枢轴,从而使所述铰链能够围绕所述枢轴转动。并且,所述上筷子部件设有鼓起部分,所述铰链孔位于所述鼓起部分中,并且所述鼓起部分延伸自所述上筷子部件的前面和/或所述上筷子部件的背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鼓起部分自所述上筷子部件延伸出大于1mm的距离,尤其是大于2mm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铰链孔被设计成在持筷状态下将食指的第三指节放置在所述铰链孔的区域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持筷状态下所述鼓起部分位于所述上筷子部件的前面,并位于拇指的第一指节和所述上筷子部件的尾部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鼓起部分延伸自所述上筷子部件的前面,并且设置成在持筷状态下接触拇指的尺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泽明,未经胡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6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腔内引入器
- 下一篇:一种冷流道模具的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