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8090.X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9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和德;长谷川和哉;清水慎太郎;大桥笃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万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 ||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轴;固定于该轴的转子;轴承,该轴承在该转子的两侧可自由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轴,且对转子进行旋转支承;以及托架,该托架具有经由间隙增补构件压入该轴承的轴承收纳部,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是其径向壁厚比所述轴承的外圈的外周壁面与所述轴承收纳部的内周壁面间的间隙要小的圆筒形状,具有:凸部,该凸部在所述间隙增补构件的外周面沿轴线方向延伸而形成,且与所述轴承收纳部的所述内周壁面相压接;以及凹部,该凹部以与该凸部相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间隙增补构件的内周面,且允许所述凸部在径内侧方向上的移位,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利用因所述凸部的移位而产生的弹性力来与所述轴承收纳部成为一体,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中,至少在一个部位形成有内周面平坦且对所述外圈进行按压的平坦部,
所述平坦部的内周面是由连接所述间隙增补构件的内周面上的两点的线所形成的弦形状。
2.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轴;固定于该轴的转子;轴承,该轴承在该转子的两侧可自由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轴,且对转子进行旋转支承;以及托架,该托架具有经由间隙增补构件压入该轴承的轴承收纳部,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是其径向壁厚比所述轴承的外圈的外周壁面与所述轴承收纳部的内周壁面间的间隙要小的圆筒形状,具有:凸部,该凸部在所述间隙增补构件的外周面沿轴线方向延伸而形成,且与所述轴承收纳部的所述内周壁面相压接;以及凹部,该凹部以与该凸部相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间隙增补构件的内周面,且允许所述凸部在径内侧方向上的移位,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利用因所述凸部的移位而产生的弹性力来与所述轴承收纳部成为一体,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中,至少在一个部位形成有内周面平坦且对所述外圈进行按压的平坦部,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在所述平坦部设置有向径向突出且与所述轴承收纳部所形成的卡合凹部相卡合的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沿周向隔着狭缝彼此相对而形成的一对所述肋部与一个所述卡合凹部进行卡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部与所述卡合凹部的内壁面相分离。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形成为连续地延伸至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整个区域。
6.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由间断地排列成一列的多个突起部构成。
7.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
8.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是所述凸部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的两倍以上。
9.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轴承插入到安装于所述轴承收纳部的所述间隙增补构件时,所述凹部与所述外圈相分离。
10.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坦部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
11.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凸部的根部的角部以及所述凹部的底面部的角部中的至少一方实施了曲面状的倒角。
12.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为树脂壳体。
13.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电机为车辆用交流发电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是对固定于所述轴的端部且由发动机驱动的带轮的相反侧的轴进行旋转支承的反驱动侧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80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补充飞轮电池能量的快速离合人力驱动装置
- 下一篇:磁感应网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