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客输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8748.7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2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宇津宫博文;千叶久生;松尾利昭;三村一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日立水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00 | 分类号: | B66B23/00;B66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龙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输送 设备 | ||
1.一种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于建筑物上的、拆除了已设乘客输送机的构成部件的已设主体框;
配置在所述已设主体框内的新设主体框,环状连结的多个梯级在内部循环移动;
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多个梯级的链轮;
产生用于驱动所述链轮的动力的驱动机;和
控制所述驱动机的电控盘,其中
从所述新设主体框的端部至所述建筑物的间隙设定得比从所述已设主体框的端部至所述建筑物的间隙大,
在所述乘客输送设备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在所述已设主体框的端部的已设方承载梁以相对于所述建筑梁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被载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建筑梁上,并且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的端部的新设方承载梁以相对于所述建筑梁和所述已设方承载梁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被载置于所述建筑梁和所述已设方承载梁上,
所述驱动机和所述电控盘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已设主体框与所述新设主体框之间的间隙,
所述新设方承载梁对所述建筑梁的搭接量大于所述已设方承载梁对所述建筑梁的搭接量,
所述乘客输送设备还具有使所述已设主体框与所述新设主体框卡合的卡合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由电动机和减速机构成,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并且一部分从所述新设主体框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由电动机和减速机构成,以跨所述已设主体框和所述新设主体框的方式设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盘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的外部,其他部分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盘整体设置在所述已设主体框的内部且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的外部。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新设主体框的端部至所述建筑物的间隙设定为即使所述建筑物以设想的最大幅度摇晃所述新设主体框也不会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的大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新设主体框的端部至所述建筑物的间隙设定为即使所述建筑物以设想的最大幅度摇晃所述新设主体框也不会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的大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新设主体框的端部至所述建筑物的间隙设定为即使所述建筑物以设想的最大幅度摇晃所述新设主体框也不会被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的大小。
9.一种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于建筑物上的、拆除了已设的乘客输送机的构成部件的已设主体框;
配置在所述已设主体框内的新设主体框,环状连结的多个梯级在内部循环移动;
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多个梯级的链轮;
产生用于驱动所述链轮的动力的驱动机;和
控制所述驱动机的电控盘,其中
从所述新设主体框的端部至所述建筑物的间隙设定得比从所述已设主体框的端部至所述建筑物的间隙大,
在所述乘客输送设备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在所述已设主体框的端部的已设方承载梁以相对于所述建筑梁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被载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建筑梁上,并且设置在所述新设主体框的端部的新设方承载梁以相对于所述建筑梁和所述已设方承载梁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被载置于所述建筑梁和所述已设方承载梁上,
所述新设方承载梁对所述建筑梁的搭接量大于所述已设方承载梁对所述建筑梁的搭接量,
所述乘客输送设备还具有使所述已设主体框与所述新设主体框卡合的卡合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日立水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日立水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87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