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9712.0 | 申请日: | 2013-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9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水嶋敏矢;伊东良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10/02 | 分类号: | B60W10/02;B60W10/06;B60W10/08;B60W20/00;B60W50/14;B60K6/48;B60K6/54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控制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发动机和行驶用马达两者来作为车辆驱动源的混合动力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只将行驶用马达作为驱动源的EV(electric vehicle:电动汽车)状态的通知和不通知的切换控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是,在使用发动机和行驶用马达两者来作为车辆驱动源的混合动力车辆中,为了使驾驶员意识到正在处于只将行驶用马达作为驱动源的节能的EV状态,而设置有用于在仪表板等显示正在处于EV状态的EV显示部。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以下技术:在发动机转速低于规定的阈值时,判断为发动机处于非动作状态,并在EV显示部显示正在处于EV状态(只使用电能模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551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如上述那样只基于发动机转速来切换EV显示部的显示和不显示的情况下,例如如果将发动机转速的阈值设定为足够低的值,则在从非EV状态(发动机动作状态)转变为EV状态(发动机非动作状态)时尽管已经转变为EV状态但发动机由于惯性而旋转这样的情况下,发动机转速始终不低于阈值,EV显示部从不显示向显示的切换容易迟后。因此,如果将发动机转速的阈值设定得高,则在从EV状态转变为非EV状态时,存在尽管已经开始启动发动机但成为发动机转速不超过阈值的状态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EV显示部向不显示的切换容易迟后。
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混合动力车辆中,一般地,除了只将行驶用马达作为驱动源的上述EV状态之外,还切换地使用利用发动机和行驶用马达两者的混合动力状态等多个行驶模式。因而,也考虑基于表示行驶模式处于EV状态的信号来进行EV显示部的显示和不显示的切换。
但是,在如果只基于这样的EV状态的判定结果来进行EV显示部的显示和不显示的切换、则在从非EV状态转变为EV状态时例如在成为EV状态之后也由于排气净化等目的而暂时使发动机旋转这样的情况下,处于发动机转速仍然高而残存发动机声音的状况,如果在这样的状况下显示处于EV状态,则有可能给驾驶员带来不协调感(明明发动机正在运转却显示为处于EV状态、两者矛盾的印象)。
另一方面,在从EV状态向非EV状态转变时,基于非EV状态的判定结果来启动发动机,因此从发动机启动前(或者刚刚启动后)起EV显示部从显示切换为不显示,用于向驾驶员通知/告知正在处于节能状态的EV显示部的显示期间变短。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适当地进行EV状态的通知和不通知的切换。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使用发动机和行驶用马达两者来作为车辆驱动源的混合动力车辆,具有用于检测发动机转速的发动机转速检测器、以及用于通知处于只将所述行驶用马达作为驱动源的EV状态的EV状态通知器。
而且,对只将行驶用马达作为驱动源的EV状态进行判定,在判定为未处于所述EV状态且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规定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EV状态通知器设为不通知状态,在判定为处于所述EV状态且所述发动机转速为规定的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EV状态通知器设为通知状态。
发明的效果
这样,利用本发明,能够使用发动机转速和EV状态两者来适当地进行EV状态的通知和不通知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系统结构的结构说明图。
图2是表示该混合动力车辆的模式切换的特性的特性图。
图3是简化地表示该混合动力车辆的仪表板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EV灯的点亮/熄灭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动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上述本实施例的动作的其它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表示FF(前发动机/前驱动器)型混合动力车辆的系统结构来作为应用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的一例的结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9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