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气流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90000804.0 | 申请日: | 2013-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6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千叶智幸;笹井良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细川密克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10 | 分类号: | F26B17/1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干燥 装置 | ||
1.一种气流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垂直的圆柱形壳体,
原料供给部,其将含有水分的原料供给到所述壳体中,
盘形旋转体,其布置在所述原料供给部的下方并且在垂直的旋转轴上旋转,
粉碎构件,其布置在所述旋转体的外边缘上并且将原料粉碎成颗粒,
热风供给部,其将热风供给到所述壳体中的所述旋转体的下方,以及
排放部,其将颗粒从所述壳体的上部排出,
由所述粉碎构件粉碎的颗粒被热风干燥并被排出,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粉碎构件相对的环形衬里,并且
所述热风供给部具有:外圆周部,热风以接触所述衬里的外圆周表面的方式在所述外圆周部流动;以及内圆周部,其引导热风穿过所述衬里的下方到达所述粉碎构件和所述衬里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承部,其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上并且支撑所述旋转体,以及
外部空气入口,其将外部空气从所述热风供给部的下方引入到所述壳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圆周部具有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从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相对的圆周壁的上端水平延伸并且靠近所述旋转体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流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圆周部环状地形成以覆盖所述衬里的整个圆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流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里具有:由良好热导体形成的圆柱形主体;以及沿圆周方向排列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多个板形衬里薄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里薄片由超硬合金、陶瓷或者表面进行了耐磨处理的金属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布置有由金属形成的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形成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并保持所述衬里薄片的内表面,
所述衬里薄片由超硬铝合金或陶瓷形成,并且
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布置在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衬里薄片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流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级转子布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中,所述分级转子通过径向布置的分级叶片的旋转对使用热风在所述壳体中上升的颗粒进行分级,并且
与所述分级转子相对的所述壳体的内壁的上部逐渐变细以朝向顶部变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流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体具有盘形金属板并且设置有从所述旋转体的上表面凸出的凸出部,
所述粉碎构件由超硬合金或陶瓷形成并且通过螺栓以保有轴向间隙的方式旋拧至所述旋转体,
具有小于所述凸出部的直径的小直径部通过所述旋转体或螺栓形成在所述凸出部上,
所述粉碎构件设置有具有第一适配部和第二适配部的通孔,所述凸出部适配于所述第一适配部中,所述小直径部适配于所述第二适配部中,并且
所述第一适配部和所述凸出部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第二适配部和所述小直径部之间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流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体具有:金属基座,其具有从所述旋转体的上表面凸出的轴部;以及上面板,其具有所述轴部所适配的轴孔,所述上面板布置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并且由超硬合金或陶瓷形成,
布置有具有O形环并且安装在所述轴部上的固持构件,并且
所述上面板的上表面由所述O形环推动,使得所述上面板固持在所述基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细川密克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细川密克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900008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窝陶瓷载体节能烧结装置
- 下一篇:建筑材料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