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部原位形成介孔结构的氧化锌晶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0449.8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杜凯;雷建飞;魏荣慧;李新忠;邰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16 | 分类号: | C30B29/16;C30B7/1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部 原位 形成 结构 氧化锌 晶体 方法 | ||
1.一种内部原位形成介孔结构的氧化锌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配制0.01~0.05mol·L-1的锌盐水溶液和0.01~0.05mol·L-1的六次甲基四胺水溶液,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的六次甲基四胺水溶液加热至85℃;
步骤三:将步骤一所得的锌盐水溶液和步骤二所得的六次甲基四胺水溶液按照锌盐与六次甲基四胺摩尔比为1:1的比例混合后得到胶体溶液,在此胶体溶液内加入0.1~1ml 浓度为40%的甲醛溶液后转入反应釜中,于压强为0.2~0.3MPa、温度为85~95℃或110~125℃条件下反应8 h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四:将步骤三反应后所得体系抽滤,所得滤饼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各冲洗3次后于室温条件下干燥,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干燥后所得样品在马弗炉中于450℃条件下烧结3h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内部原位形成介孔结构的氧化锌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原位形成介孔结构的氧化锌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的锌盐为醋酸锌或氯化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原位形成介孔结构的氧化锌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向所得胶体溶液中先加入柠檬酸三钠,使胶体溶液中柠檬酸三钠浓度为0.1mmol·L-1,然后再加入所述量的甲醛溶液,将此混合溶液转入反应釜中于压强为0.2~0.3MPa、温度为85~95℃或110~125℃条件下反应8 h后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04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