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线形农田作业区域边界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2907.1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4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谭冠政;刘振焘;胡建中;阮启果;黄宇;张丹;罗倩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线 农田 作业 区域 边界 建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线形农田作业区域边界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采用现代化机械来替换人工劳动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流行趋势。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耕地面积十分广阔,然而,目前国内农田作业方面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其中农药喷洒采取的是人工喷洒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对作业人员的身心有极大的伤害,因此,急需先进的技术来改变这一现象。农业植保机应运而生,然而,现今所有的植保机都是靠人工进行操作,对农田的喷洒区域及边界完全靠操作员的眼睛进行判断,难免产生误判、漏喷及多喷的现象。因此,如果操作员能够获得准确的农田作业区域的边界,在无人直升机进行作业时,实时的将路径和航迹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操作员便可根据航迹判断出飞机的位置,从而很大程度的解决误判、漏喷及多喷的问题,且大大提高了农业喷洒的安全性。而这一问题的关键便在于要准确的获取农田的边界信息。因此,急需一种好的农田作业区域边界的建模方法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发明专利“采集农田关键顶点测绘成图的方法”提供了一种采集农田关键顶点测绘成图的方法,通过采集四种交界顶点、两种轮廓顶点一级一种辅助顶点后,根据关键顶点间的拓扑关系实时自动校验并查看测绘结果。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GPS位置信息;S2:勾勒待测区域轮廓;S3:测绘农田关键分界顶点,并标注地块名称和注释;S4:实时校验、提示与分割农田;S5:上传测绘数据;S6:获取矢量地图。
其中,在S2中,勾勒待测区域轮廓包括:顺序标定和无序标定,所述顺序标定,以轮廓顶点的编号为顺序,依次标定待测区域轮廓;所述无序标定,是指自动标定包含全部轮廓顶点的面积最大的多边形为区域轮廓。
现有方法是以绘出农田的矢量地图为目的,而并非以画出农田作业区域边界为目的,因此,所绘出的农田轮廓包含两个部分:作业区域和非作业区域。在将此农田轮廓图用于农业植保机喷洒农药的路径和航迹规划等场合时,会出现非作业区域的多喷现象,浪费农药;在用于计算农田作业面积时,会出现作业面积的计算不准确现象;现有方法未对农田区域边界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无法为农田作业区域的路径和航迹规划提供可靠依据;没有将农田作业区域以内可能存在的障碍物顶点(如电线杆、树、信号发射塔等)标记出来,在将此农田轮廓图用于农业植保机喷洒农药的路径和航迹规划等场合时,可能导致农业植保机出现撞机或坠毁危险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曲线形农田作业区域边界建模方法,将曲线形农田作业区域的边界以及农田作业区域内的障碍物顶点精准地记录并绘制出来,从而为农业植保机的作业人员提供准确的农田作业区域,为农业植保机的路径和航迹规划以及计算农田作业面积提供可靠的依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线形农田作业区域边界建模方法,该方法为:
1)从曲线形农田作业区域边界的某一个关键点D1开始,以顺时针方向采集曲线形农田作业区域边界的所有关键点,设共有m个关键点,分别为D1(x1,y1),D2(x2,y2),D3(x3,y3),…,Dm(xm,ym);建立直角坐标系,将所述m个关键点(每隔一个采样周期(GPS本身的采样频率的倒数)就自动采集一个点,当回到初始位置,即关键点D1所在位置时结束采点)设置在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2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