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N-[(S)-(2;3;4;5;6-五氟苯氧基)苯氧基磷酰基]-L-丙氨酸异丙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7521.X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1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竟鹏;赵楠;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诺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24 | 分类号: | C07F9/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五氟苯氧基 苯氧基磷酰基 丙氨酸 异丙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N‑[(S)‑(2,3,4,5,6‑五氟苯氧基)苯氧基磷酰基]‑L‑丙氨酸异丙酯的方法,所述方法是首先使二氯磷酸苯酯与五氟苯酚在有机溶剂中、碱性条件下、回流反应5~15小时;再将反应液降至室温,加入L‑丙氨酸异丙酯盐酸盐,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8小时;然后抽滤,减压浓缩滤液,对浓缩后的残渣进行重结晶处理。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方法所存在的反应条件苛刻、对设备要求高、收率较低等缺陷问题,实现了以简单操作、温和条件、较高收率制备高纯度N‑[(S)‑(2,3,4,5,6‑五氟苯氧基)苯氧基磷酰基]‑L‑丙氨酸异丙酯,对实现该化合物的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N-[(S)-(2,3,4,5,6-五氟苯氧基)苯氧基磷酰基]-L-丙氨酸异丙酯的方法,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ofosbuvir又称为PSI-7977或GS-7977,是一种NS5B聚合酶抑制剂,是由吉利德科学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每日一次的口服核苷类似物抑制剂。2013年4月吉利德科学公司向FDA提交了sofosbuvir的新药申请,FDA于2013年6月授予sofosbuvir的新药优先审评资格。
Sofosbuvir的结构如下所示:
国际专利申请WO2010135569A和文献“JOC.2011,76(20),8311-8319”中报道了sofosbuvir的合成方法,具体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可见,N-[(S)-(2,3,4,5,6-五氟苯氧基)苯氧基磷酰基]-L-丙氨酸异丙酯是合成sofosbuvir的重要中间体。现有技术中对于该中间体的合成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文献“JOC.2011,76(20),8311-8319”中公开的路线如下:
该方法采用二氯磷酸苯酯与丙氨酸异丙酯盐酸盐先在-78℃下对接,然后使生成的产物在0℃下与五氟苯酚对接;该方法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对设备要求高,易产生大量二取代副产物,收率较低等缺陷问题,因此不适于工业化生产要求。
方法二:国际专利申请WO2010135569中公开的路线如下:
该方法采用二氯磷酸五氟苯酚酯与丙氨酸异丙酯盐酸盐先在-78℃下对接,然后使生成的产物在-78℃下与苯酚对接;该方法不仅存在二氯磷酸五氟苯酚酯原料难以制备和购得,并且由于该方法采用了超低温(-78℃)反应条件,因此,也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对设备要求高、收率较低、不适于工业化生产要求等缺陷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N-[(S)-(2,3,4,5,6-五氟苯氧基)苯氧基磷酰基]-L-丙氨酸异丙酯的方法,实现该化合物的规模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备N-[(S)-(2,3,4,5,6-五氟苯氧基)苯氧基磷酰基]-L-丙氨酸异丙酯的方法,包括如下合成路线: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式Ⅱ所示的二氯磷酸苯酯与式Ⅲ所示的五氟苯酚在有机溶剂中、碱性条件下、回流反应5~15小时;
b)将步骤a)的反应液降至室温,加入式Ⅳ所示的L-丙氨酸异丙酯盐酸盐,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8小时;
c)抽滤,减压浓缩滤液,对浓缩后的残渣进行重结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诺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创诺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75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活性化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双氯芬酸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